据《中国房地产报》 见习记者
张蕊 北京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有人觉得银川并不缺水,因为黄河从这里经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么你们是如何想到要在银川实行阶梯水价来达到节水目的的?
陈银生:这个要从银川市的地理位置说起。银川位于中温带干旱的宁夏中部平原,西北部有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沙漠,东邻毛乌素沙漠,南接黄土高原。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蒸发量却达到1600毫米。虽然黄河从宁夏过境,但国家每年调剂宁夏黄河水只有40亿立方米,其中分配给银川市的只有16亿立方米,还全部用于了农业生产。
银川的城市、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地下水,这也是银川缺水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目前银川已探明可采水资源量为每日83万立方米,但按照人口来算,银川人均地下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5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量的1/9,是全国主要的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于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就成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当时采用了三种方法:一是立法,二是利用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监管,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即采用阶梯水价。后来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利用价格的杠杆来让大家提高节水的意识,确实非常有效。
中国房地产报:众所周知阶梯水价是一种节水的好方法,但是并不好实施,那么银川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银生:从1958年至今,银川市的水价已经调整过10次,历经了一个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过程。以1997年为界,之前的水价曲线变动反映的是计划经济福利供水模式下的价格调控,1997年之后的上调是市场经济资源有偿使用的表现,是自来水价格逐步向价值贴近的规律。经过漫长的探索实践,特别是第10次调价中阶梯水价的成功引进,使银川市以水价改革为核心,最终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新型供用水体系。
2002年以来,银川市用了5年时间先后在全国供水行业中率先完成了几大工程:一是确立以提升服务为核心的供水企业发展战略,推行热线服务、限时抢修、24小时工作制等一系列服务措施。
二是2002、2003两年间,完成了全市15.6万户旧有住宅居民的IC卡户表改造,为阶梯水价的引入做好了硬件准备。
三是2004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居民阶梯水价政策,一个季度之后,最大的配套服务保障工程——“供水服务进社区”也随之全面展开,为居民构筑起了以“分户计量、分级计价、服务入户”为核心的新型供水服务体系。
四是2004年还成功推行了低成本扩张战略,完成了对周边的贺兰、永宁、灵武等县、市供水公司的并购,实现了区域一体化经营。
五是2005年统一地上区域市场后,全面完成了区域范围内全部地下水资源的勘探、认证、注册,统一了资源市场。
中国房地产报:按照有关专家的分析,阶梯水价应该不太好制定出一个合适所有人的标准,那么银川阶梯水价的制定是一步到位的吗?目前具体实施的是怎样的水价?阶梯水价的用户包括哪些用水人群用户用水定额的制定又是怎样确定的?
陈银生:阶梯水价是不太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标准,我们也是经过了多方的探讨、研究、实践才制定出了一套相对合理的标准。当初我们在做阶梯水价之前进行了很详细的调查,为了了解民意,我们还派专人进入千家万户广泛征求意见,并请有关专家对市民用水情况进行了严格测算,还依照法律程序举行价格听证会,询问老百姓对于水价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制定出这个经过绝大多数市民同意的标准来。
我们最开始制定的居民阶梯式水价对居民用水分三级计量:每月12立方米以下为一级计量水价,12立方米以上至18立方米为二级计量水价,18立方米以上为三级计量水价。一级水价按原价每吨1.15元,二、三级分别调整为1.75和2.30元。后来从2004年7月1日起,又对水价实行了第二次调整,三级水价分别调整至1.30元、1.90元、2.50元。并且由自来水公司对居民实行分户计量,分级计价,真正做到了居民多用水多交钱,不搞一刀切,体现了价格杠杆的抑制作用。
与居民阶梯式水价同期实施的还有银川市非居民用水的超定额加价政策。这是两次调整过程中对工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行政事业单位用水、特殊行业用水分别执行的特殊价格标准。超定额加价的水价政策,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对用户用水定额的制定。银川市的水价政策依据以前该用水户前三年的用水量,相加后除以3再除以12,算出该用户今后的每月用水定额,并将此定额下达给各个用户,给用户一个确认期。新用户参照同行业同规模用水量核定。用水定额制定以月为单位,以按月执行的方式实施。
用得越多,交得越多,超定额加价的水价政策的实施,直接利用经济手段,充分发挥了水价的价格杠杆作用,通过价格手段直接调节市场供水需求。对于工商企业用户来说,这是一种更市场化的,更清晰简洁的方式,操作性强、符合经济规律。
中国房地产报:平价水每户的使用额度是多少?季节不一样,也就意味着用水量的不一样,是否有合理的制度可以让市民自己调节平价水的使用量?
陈银生:银川市给每户每月制定了12立方米“平价水”的标准,从目前已推行的阶梯标准对比来看,这个额度还是很宽松的,足够银川市普通家庭使用。
但是由于我们对IC卡水表用户实行的是“按月计量,按年执行”的办法,居民可以充分均衡冬夏两季用水,只要全年不超过144吨的总量即可免去承受更高阶梯水价的负担。
而且借助IC卡水表的预付费功能,居民还可以很方便地对水费支出进行合理规划,可以一次性地购足全年使用的水,在享受价格优惠和方便的同时,也能促进节水的积极性。
对于低保户,我们也有优惠政策:只要不超过一级阶梯的范围,都可享受到低于普通市民水价标准的优惠价格。
中国房地产报:阶梯水价在银川已经实施了几年,那么它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银生:从推行新价格体系以来,银川供水公司连续三年创造了历史最好的经营成绩,与价格改革启动前的2002年各项经营指标数据相比,截止2005年,年销售收入增长了82.38%
,企业固定资产增长了2.4倍。
根据2004年实行阶梯水价以来两年多的用水情况统计,银川市西夏区最大的正茂社区,一千多户居民月用水量下降到了阶梯水价前的50%。整个小区没有一户居民月用水超过12吨的一级水价范围,居民们创造发明的节水窍门还上了《新闻联播》。
据银川市自来水总公司的营销数据显示,全市中低收入小区用水量在实行阶梯水价后下降最为显著,整体下降了40%以上,部分小区用水量下降超过50%。在近年来城市用水人口逐年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下,全市居民用水总量比施行阶梯水价前下降10%。
阶梯水价施行之后,许多市民家庭都主动换了“节水型”马桶,政府发放的节水龙头也受到居民的“热捧”,节水型洗衣机等众多节水器具也成了市面上的热销产品。
超定额加价的水价政策也让众多的非居民用户将制定节约用水制度、使用节水器具列入了议事日程。例如银川市颐鸿宾馆2005年2月份交了1000多元的加价水费后,立即开展了全方位的积极整顿,制定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买进了一大批节水设备和器具。节水型器具的购置与改造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如果其使用后收益能大于这种投入的话,那便会激起用户的投资热情,这种效果远比行政性的命令与处罚效果好得多。
中国房地产报:既然缺水,银川是否考虑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将污水再次转换为能够使用的生活用水?银川目前的中水市场具体是怎样的?
陈银生:新水价政策的实施,的确为银川市的中水市场带来了发展生机。银川目前有一座中水厂,中水的使用范围主要为园林绿化、景观水道补给、洗车、工业冷却用水等方面。这部分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很高,中水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目前银川市中水管道铺设长度达11公里,供水服务面积达2平方公里。但是与自来水相比,服务水平与水质上的差异,使得众多用户对中水回用不大热心。但是阶梯水价与超定额加价的水价政策实施后,越来越多的用水大户开始考虑进行分质分价用水,中水用户开始不断增加。
当然如果能把污水再次转换成自来水,就能够节约很多宝贵的城市地下水资源,所以引进先进的污水转换净水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这是迟早要实现的事情,也是我们未来的重要工作之一。
后一篇:借鉴国外经验 中国水资源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