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张媛媛
北京报道
逆风飞扬之后终将迎来一个平稳期?
虽然遭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但中报业绩显示大部分房地产公司上半年的经营和业绩基本面向好,这种颇为让人惊讶的亮丽成绩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大多数地产分析师认为,由于受结算时间的影响,上半年的业绩将延后到今年下半年才能真正反应。因此下半年将延续上半年的景气。
“虽然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但国内未来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都有稳定的保障,未来行业景气有望保持平稳,但开发商的整体繁荣将有可能终结。”国泰君安地产股证券分析师张宇在评价房地产股后市时表示。
土地与资金依旧掣肘
数据显示,从2005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北京、深圳、部分二线城市为代表的住宅房价快速上涨,涨幅持续超过两位数,最终刺激了政策再次调控,这些城市未来住宅房价将进入调整期,至少涨幅有限。
“在房价涨幅受限的情况下,房价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贡献和影响力下降。因此,未来公司业绩对销售面积的敏感度会比现在更高。这样,G万科、中粮地产、华侨城等全国化开发经营的大型地产商的年度业绩将更为好看。”张宇认为,丰富的土地储备成为公司业绩未来增长的主要动力还在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房价将进入调整期。
从目前各个公司的土地储备来看,G万科似乎稍显乐观,中报显示,上半年万科新增项目36个,按万科权益计算的面积合计567万平方米。截止6月底,按万科权益计算的规划项目面积总计1565万平方米。万科预期,在可见的未来,通过资源整合方式获取项目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2006年预计新增1000万平方米左右的项目储备。同时公司也将注重获取优质项目,改善项目储备结构。
除此之外,A股新贵保利地产也表示,公司上半年新开工面积较大,并已取得施工许可证,因此前景乐观。
“对于地产业来说,毕竟行业多年景气带来的丰富储备,以及年初至今火爆的住宅市场行情,将为上半年乃至整个年度的良好业绩奠定了基础。”中信证券分析师王德勇表示。
从政策层面看,2006年上半年对房地产上市公司影响较大的有:贷款利率上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和国务院出台调控房地产业发展的六条措施。在此情况下,资金更是成为未来发展的掣肘。因此,部分资金储备丰富的地产公司将在下半年的表现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在实现与南都并购之后的强强联合之后,G万科也发布公告表示,准备通过非公开发行进行股权融资。进一步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和回报率。
G栖霞启动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目前发行申请已经证监会核准,发行工作正在实施。G栖霞表示,本次增发若能顺利发行6000万股,增发后净资产将超过13亿元,资本公积金超过8亿元,每股资本公积金2.97元,再融资完成后,资本实力将得到加强,财务费用大大降低。
资金为王的时代将在未来政策调控的形势下凸显得更为清晰。
个体分化加剧
事实上,分析逐年的地产板块业绩,行业整合几乎是贯穿于近年来的主旋律,尤其在国家实行一系列的宏观调控制之后。
张宇在分析近年地产板块的发展趋势时表示,“政策调控和行业调整基本上从如下思路展开:上游开发环节整体上打压,继续借助土地、资金、税收等杠杆挤压原有高利润盈利模式;下游消费环节鼓励消费需求,抑制投资投机需求,提高市场规范度。整个行业的开发模式和消费模式都会因此而发生深刻变革,群体繁荣将终结,个体竞争将加剧。”
“调控政策目标在于规范市场,并非全面打压整个行业。”张宇认为,大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清晰,他们将在日趋严格的政策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迅速取得那些中小企业退让出来的市场份额,并且当仁不让地成为行业未来市场的主导力量。
基于同样的认识,部分分析师认为,具有良好市场经营能力的大型开发商最有可能首先成为行业整合的受益者。例如:全国化扩张基础雄厚的万科集团,基本完成全国化扩张的招商地产,产品线丰富、资源庞大的中粮地产,国内旅游地产龙头华侨城,定位于做资源集成商的上实发展等。
“一个经历过7年牛市的行业,即使没有政策外力,市场自身也会有调整要求。”张宇表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