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朱蕾
深圳报道
“在香港设立展示厅,目的是扩大中海地产在香港及海外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中海的品牌形象。”在8月11日中海地产项目香港展示厅揭幕之际,中国海外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孔庆平的这番表述,透露出中海扩大品牌优势、加快国际化发展的雄心。
来自中海地产内部的消息称,目前,中海已涉足迪拜一地产项目,进一步国际化将是中海地产今后的目标。
“品牌与市场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郝建民说。
设立香港展厅
“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地产业务表现十分突出,公司在内地12个城市以及澳门的销售均非常理想,各项经营指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攀升。目前,在内地已完成投资239亿元,总投资高达918亿元。”孔庆平的语气中带着满意与自信。
目前,中海的在建项目及土地储备已覆盖深圳、上海、广州、北京、成都、长春、南京、西安、中山、苏州、佛山和宁波等国内12个城市,土地储备超过1300万平方米。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一直是中海的企业风格。业内人士分析,低调的行事风格使中海这只地产大鳄不显山不露水,不动声色中在各个城市悄然拿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在内地快速崛起,使其内地业务迅速超过香港。
事实上,香港是中海地产起家的地方,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海地产开始涉足香港房地产业,先后独资和牵头发展了海联广场、中国海外大厦、南浪海湾等项目,目前其在香港已开发地产项目60多个。
“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国海外的品牌优势和经营业绩,公司去年决定在香港设立中国海外地产展示厅,用来展示中海地产在香港及深圳、上海等国内城市所有的在建项目。”中海一位负责人表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窗口,在这里做品牌展示,将对提高中海品牌的国际化程度大有好处。
进入国际化扩张
“设立香港展示厅,也是为了应对中海的国际化营销。”中海地产一位营销负责人透露。其实,中海的国际化扩张早已开始,中海地产是国内最早走出国门,到境外建项目的发展商,而中海集团的国际化扩张更早,始于工程承包行业。
中海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工程承包提供的强大现金流有效缓解了公司的困境。在香港建筑市场容量急剧向下的逆市中,中海仍能独树一帜,在整个香港建筑市场份额保持在6%~8%。
2004年,中海聘请麦肯锡以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尺度制定了企业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中海的地产开发业务也开始尝试国际化战略,其目前已参与迪拜某地产项目的开发。
一位熟悉中海的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内的品牌发展商中,中海地产是第一个到境外投资项目的,而中海也利用其本身的地缘优势,在进一步扩大其在香港、澳门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海先行一步,为其进一步发展增加了潜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