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76.59% , 2005年玻璃行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幅

(2006-08-16 13:30:13)
分类: 金融实务

276.59% <wbr>, <wbr>2005年玻璃行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幅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唐茜 北京报道

 

      资本运作在玻璃行业内正大显身手。原全球排名第11位的玻璃制造厂商日本板硝子玻璃公司(以下简称“板硝子”)以30亿英镑的总价收购全球第二大玻璃制造商英国皮尔金顿80%的股份,加上之前收购的20%股份,成功实现了对皮尔金顿的全资收购。616日起,皮尔金顿正式成为板硝子的子公司,板硝子成功跃居全球最大的平板玻璃制造商。

      如果说国外厂商“蛇吞象”是大手笔,国内玻璃行业亦可说暗涌微澜。尽管不那么顺利,联想旗下弘毅投资控股的中国玻璃(3300HK)的收购工作仍在继续。早在今年2月,中国玻璃在香港发出公告,拟出资4亿元买下7家公司。但截至7月,原先定下的目标只完成2家:中国玻璃董事局主席赵令欢于股东特别大会后称,已经获得股东通过,将通过其附属公司JV Investments Limited收购北京秦昌玻璃及陕西蓝星玻璃的控制性股权。收购完成后,中国玻璃将拥有5条生产线,日熔化量将增加50%,达到2250吨。而此宗收购的总代价为1.17亿元人民币,

      无独有偶,中国耀华玻璃集团高管亦公开透露,目前公司控股股东秦皇岛耀华玻璃集团公司正根据省、市政府的要求进行改制,已有多家战略投资者对集团公司改制表示出浓厚兴趣。一旦战略投资者入驻集团,公司将面临进一步的整合。

 

市场压力

 

      和水泥、钢铁等传统产业整合洗牌的动因相似,行业利润受挤压是重要背景之一。

       新增产能过快造成玻璃市场供大于求,玻璃价格波动较大,持续走低。据统计,2005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超过3.21亿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5%,但主营业务成本增长了27.02%,增长幅度大于收入增长幅度逾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25亿元(前两个季度为9.4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1.13%。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较上年同期增长63.86%,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76.59%

       而从上市公司公告中也看出,去年9家上市玻璃企业的业绩也出现下滑。虽然19月实现销售收入80.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3%,但实现的利润总额8.8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88%;平均毛利率为20.41%,较上年同期下降24.83%;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48.35%

      一直以来颇为明显的重油、煤、电、纯碱等原材料价格猛涨也引发了玻璃市场的蝴蝶效应。玻璃制造业中,纯碱、重油、煤炭是最主要的生产原料,纯碱价格在2005年由1300/吨涨到1700/吨,重油价格由2000/吨涨到3000/吨。仅此两项差价,一年内就将冲减行业利润近40亿元,行业盈利空间压缩殆尽。中国建材协会一项调研显示:某大企业有两条建成的600吨/日浮法玻璃线,如暂不投产,每月要支付贷款利息100万元;如勉强投产,按目前玻璃市场价位估算,每月亏损要接近400万元,为此他们决定推迟投产。

      经济效益的下滑趋势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玻璃行业的周期在3年左右,目前正处于谷底的行情,恰好给耐心的企业提供了投资的大好时机,资本出手,整合在即。

 

兼并救市

 

       尽管今年4月建材市场进入旺季,市场需求扩大,玻璃行业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形势开始走好,扭亏为盈,但国泰君安建材行业研究员杨昕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玻璃行业仍处在产能过剩阶段,产业格局不变,价格长期趋势难以把握。但随着行业内兼并重组的加快,或许能产生大的龙头企业,从而改变行业的低迷状态”。

      兼并能否救市?目前中国玻璃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0%以上,未来中国也仍将是世界最大的消费中心和制造中心。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秘书处主任周志武认为,未来对玻璃的需求,将继续集中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及太阳能行业。不管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在整体经济继续上行的前景下,玻璃行业的前景仍非常可观。

      另一方面,“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一些特种玻璃如太阳能超白玻璃的应用空间广阔。而本土的一些玻璃生产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迫于竞争的压力寻求兼并或被收购的时机,抑或吸引业内外资本融资。

       杨昕表示,随着玻璃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间兼并重组将是走出困境的发展方向。“通过兼并,企业做大做强,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利润。”

      北京汉鼎世纪咨询有限公司《2006年度中国玻璃行业兼并重组决策分析研究报告》中也指出,由于整个玻璃行业产能已经过剩,大规模建新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兼并重组将成为扩张的最好途径,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将在低谷时期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进行市场争夺。一个产业的循环,必然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玻璃行业的重组之幕正被拉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