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王玉光楼德升 青岛报道
“光看着一车车石头拉来填海,都是外边来的大卡车……好多海边养鱼虾的滩涂都给填死了。”76岁的老人刘自义不太明白,鳌山卫为啥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外地人。
自从明朝洪武十八年刘氏祖先被派至有“二十四卫”之称的鳌山卫“做千户、防倭寇”以来,刘氏一族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600余年。已近耄耋之年的刘自义对这个人口不过2000户的小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他甚至能清晰地记起当年5米高的石头城墙,以及南、北、东、西四扇朝开夕合的城门,还有鳌山卫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灾难——1943年日军飞机轰炸的场面。
但他并不清楚未来这里即将发生的一切,以及他们的生活将会怎样被改变。
早在两年前,青岛市就面向国际招标,希望引进世界知名的规划大师,为鳌山地区做高起点规划。这一前无古人的做法当时在国内反响甚大。
随后,最终敲定的规划方案在借鉴地中海北部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滨海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以鳌山卫镇和温泉镇为核心的“鳌山组团”,并将其作为“青岛市东翼海湾型城镇组团”。该组团的功能定位是海洋科研、现代高端会议中心、旅游度假休闲中心、高档居住中心。2020年人口规模18万左右;用地规模控制在22平方公里。
鳌山组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地处青岛市东部沿海地区,南面紧邻崂山风景名胜区,西部与即墨市区相接,为大面积的自然山体;东侧为大海;北部紧邻田横组团。该组团与周边老城区具有较为便捷的时空距离:西距即墨市区、城阳区约20公里,南至青岛市区约43公里,西至流亭国际机场25里,周边有“济青高速、烟青一级公路、青银高速公路、青威公路”等。
而一旦计划中连接“青岛-烟台-威海-荣成”的轻轨干线和连接即墨市丰城与海阳的滨海公路跨海大桥付诸实施,鳌山地区将成为连接青岛、烟台和威海三个经济圈的咽喉地带。
正因为如此,当地政府部门更愿意将鳌山组团规划称为“开发新东部”。随着近300公里的滨海公路在黄海之滨一线展开,青岛城区与鳌山组团的距离大幅度拉近,由青岛市区至鳌山卫镇,仅需约30分钟。
但按照青岛市某政府官员的说法,他们更寄希望于将鳌山组团打造成“中国北方的博鳌”。据青岛市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有国内大型常规会议选定鳌山卫。而他们的目标是要“承办像博鳌论坛那样有世界影响力的会议”。
今年3月,由山东省委、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中科院和国家海洋总局六方论证通过了国家海洋中心选址鳌山卫镇的方案。这个项目总投资25个亿,规划用地1580亩,建成以后,鳌山卫镇将整合国内最强势的海洋学科研资源,成为当之无愧的海洋“硅谷”。
而早在此之前,一系列大项目业已落户鳌山卫镇和温泉镇。记者在青岛市规划局拿到的一份资料上看到,鳌山组团目前规划项目共计有11个,为4个外围组团中项目最多的一个。这些项目总体投资超过200亿元,其中规模超过20亿元的,除了上述国家海洋中心外,还有天逸海湾国际度假城(20亿元)、颐中鳌山湾滨海公园(30亿元)、东方威尼斯水城暨国际游艇俱乐部(50亿元)和天泰温泉(36亿元)。
曾经平静的鳌山湾如今变得炙手可热。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翻过崂山,把目光投向这里。但生活在鳌山卫镇上的刘自义却始终未察觉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在他看来小镇秩序如旧。
尽管对周围的一切已近乎熟视无睹,但在记者的追问下,他还是“总结”出了一些变化:“这两年就瞅着街道上二层楼的旅馆越来越多,而且还在不停地盖。”
刘自义告诉记者,鳌山卫居民以前大都靠种地生活,每人一亩多口粮田。如今镇上的有钱人要么盖旅馆、饭店,要么买车,实在没办法的,就去青岛、即墨打工。
刘自义有4个儿子和3个女儿,大儿子和3个女婿跑运输。他们每隔一天就要向青岛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店运送一趟鲜鸡肉,这些鸡肉是他们从平度养鸡场收购的。
“一周跑4趟,一趟500元,看着是赚挺多的,其实钱全花在油上了……”刘自义唠叨着。在他看来,今后滨海大道修通了,孩子们的运货渠道会更多一些,生意会更好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