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和浩特:青色之城的城市寓言

(2006-06-25 13:54:41)

   呼和浩特:青色之城的城市寓言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高韬钟园 呼和浩特、北京报道

 

   草原城市,给人的第一联想总是既美丽又遥远。然而,对于内蒙古省食品药品监督局的退休干部张敏来说,呼和浩特与首都北京的距离可以用“煮一锅小米粥”的时间来衡量。

呼和浩特,“青色之城”,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俺答汗传》中。史书记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历,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8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

1581年,俺答汗又大规模扩建城区,至此,在政治中心之外,呼和浩特确立了手工业和贸易、消费中心的地位。墙外兵马铁戈,墙内夜夜笙歌,封建贵族们在草原深处依旧懂得煮鹤焚香的享受。

城市的命运在时代变迁和经济洪流中起伏。

在重工业经济主导的年代,内蒙古“草原钢城”包头和资源城市赤峰释放的经济能量,曾令传统的商贸中心呼和浩特黯然失色。

2001年以来,连续5年以平均超过31%的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27个省会城市之首。2005年经济总量在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城市中位居第一。一连串有关呼市的数字令人耳目一新。

“其实,呼和浩特距离北京只有4小时的车程。呼和浩特是距首都最近的大城市之一。”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吕慧生如是说。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曾经这样说:“内蒙古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资源接续基地。呼和浩特是环渤海经济圈向北开放的大通道。”

煤炭,电力,天然气,菜篮子,牛羊肉,牛奶,这是自西向东的传送;人才,资金,政策,观念,时尚,这是自东向西的传送。这就是北京和内蒙古近几年来打交道的内容。北京用电量的1/5,牛羊肉消耗的1/5都来自这里。

引黄入呼,天然气入呼,“两河一库”,电网改造,道路建设,搭建起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构架。特色产业在呼和浩特崛起。以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乳业基地,并被中国乳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乳都”。

古老的商贸中心再次发力。2005年,呼市商贸流通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9亿元,同比增长15.14%,自治区排名第一。2005年,呼和浩特市的外贸出口额达1.06亿美元,排名自治区第一。

2001年开始,呼和浩特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83平方公里扩展为目前的149平方公里。城市化进程逐步加速。

城市空间再造运动方兴未艾。呼市向北、向东进行了大规模的延伸和扩展,本来还是郊区背景的大青山,现在则直接和市区亲密起来,大青山倒成为了新呼和浩特建设的天然外墙。

呼和浩特,这个美丽但不遥远的“青色之城”,正以蓝天的开放姿态、骏马的发展速度,向世人讲述一个关于草原未来的城市寓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