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顺:地产品牌等待成熟

(2006-05-29 22:55:32)
分类: 潮流行为
从2000年北京奥林匹克花园的开发,到去年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的打造,从京东北的东坝到京西南的长辛店,北京中体奥林匹克花园总经理陈顺走出了一条对角线。
提及品牌,陈顺津津乐道。但他同时对本报记者坦承:“与食品、汽车等其他消费品相比,房地产的品牌价值有限。”
中国房地产报:随着奥林匹克花园品牌在全国各地的快速发展,您如何看待房地产品牌这个概念?
陈顺: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地产产品的时代渐渐过去,品牌成为当今地产的潮流。纵观地产市场,品牌的价值就是附加值,创建品牌形象能带给购房者更多的附加值。对品牌的连锁而言,附加值尤其重要。也就是说,品牌是我们企业的无形资产。
中国房地产报:奥林匹克花园是如何推广品牌影响力的呢?
陈顺:首要还是产品的品质。就拿中体奥林匹克花园这个项目来说,从选址上,京西南长辛店板块是北京惟一未经大规模开发的区域,具有原生态地貌。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完成,流经长辛店区域的永定河,也将恢复波光粼粼的动人景致,自然和经济资源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中体奥林匹克花园以3A级健康住宅为标准,所有选材都是经过环保节能认证的。我觉得对于一个房地产品牌而言,细节很重要。
中国房地产报:高品质无疑是与高成本联系在一起的,而这段时间以来,房价上涨依然是房地产行业的热门话题。
陈顺:是的,在开发中体奥林匹克花园时,因为后期选材比较严格,我们的成本也提高了。房子已经预售出去,不可能提高房价。但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同样价格,如果品质好的话,销售就快,资金回笼快,也是打胜仗的表现。另外,销售速度快、认知度高,将使营销以及广告费用下降,这对企业也是有贡献的。再细化一点来说,打一版广告,或者搞一次活动,大的品牌能吸引到500双眼睛,小的品牌只能吸引到200双眼睛,这就是大品牌的力量。
中国房地产报:您对房地产品牌的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吧?
陈顺:对。奥林匹克花园是2001年逐渐形成品牌的。后来很多外地开发商和政府官员找到我们,希望进行品牌输出。奥林匹克花园是运动与地产的结合,他们也是希望借助中体产业的资源,在社区中引入运动设施,并且引入健康生活的运动概念。而且每个地区的奥林匹克花园,我们都会找一名当地的奥运会冠军当形象代言人,以此来提高知名度。
中国房地产报:品牌输出以后,如何保证奥林匹克花园这个牌子呢?
陈顺:各地的奥林匹克花园都是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去开发的。为此,我们成立了奥林匹克花园品牌管理集团,负责我们品牌附加值的挖掘以及品牌维护,同时负责管理模块和团队的统一输出与建设。
另外,在去年的“住交会”上,我们还宣布建立统一的设计平台、采购平台以及物业平台。比如,我们和中国建筑设计院结成联盟,以保证各地的奥林匹克花园在设计上的品质。另外,我们和很多建材企业比如通力电梯合作,以保证我们统一采购的建材质优价低。而物业平台的建设将贯注我们的理念和服务。
中国房地产报:说到品牌,您认为房地产与其他快速消费品相比,房地产品牌推广有什么特点?
陈顺:和其他快速消费品相比,房地产产品具有不可复制性,目前的营销主要目的是巩固消费者信心,由此带来的就是广告费用比较多。比如你极少看到可口可乐广告会做上一整版,但是房地产广告就要做上一大版,在报纸上甚至要登对版或几版。另外一个细节则是,我们看到中国联通或者中国移动发布户外广告,上面从来不会出现企业联系电话之类的信息,但是房地产广告就一定会有VIP咨询或者热销电话,这也是为了加深人们对项目的了解。
中国房地产报:近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您认为现在中国房地产的市场是否已经到了品牌价值发育的成熟阶段?
陈顺:从1996年福利分房结束到今天,中国商品房开发也就十来年,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最长的也就二十余年,可以说,房地产产品的品牌价值是很有限的。这种价值体现在产品对市场的贡献度上。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如果用数字衡量产品对市场的贡献度,汽车大概在3~4,而房地产可能只有0.4。
另外,说起冰箱可能立即能想起海尔,说起洗衣机能想到西门子,但是房地产企业成千上万家,能形成品牌的极少。而现在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目标仍是解决百姓住房问题,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远未到发展的成熟期。
再者,现在的统计以及评价标准不一。就拿销售额来说,就有商品房、预售商品房的统计,还有第一季度同比增长多少和环比增长多少的区别,建委和统计局的口径也不一,这就很难说哪个统计数据才是权威的。
总的说来,我觉得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品牌还需要培育和进一步成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