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时代,怎样的商业
What age, What commerce
What age, What commerce
在沿袭与否定中,中国城市拉开了新一轮商业革命的序幕。就如同侦探福尔摩斯所说的
——“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事情不是我们站在哪里,而是我们要朝哪个方向去。”商业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从几千年前的以物易物、结绳记事,到今天摩尔消费甚至网络购物,商业或者确切地说“零售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个时代的城市总有相对应的商业形态,而新的商业又催生新的城市。就像哈罗德百货不可能出现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而20世纪“如蝗虫般掠过农村”的沃尔玛,却成就了郊区化的美国。
就当下中国而言,这种转折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变,而更显惊心动魄。西方城市在一百多年间发展起来的各种商业零售业态,在中国近10多年的时间里而全部登场“表演”,从百货业、连锁超市到摩尔(SHOPPING MALL)。尤其是21世纪已降,以摩尔为代表的第三代商业在中国各大城市四处开花,尽管对于这种舶来的商业形态的置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这种与汽车文化伴生的商业形态在越来越拥堵的中国城市是否有用武之地?销售收入能否支撑占用大量土地、维持日常运营的巨额资金?
事实上,近些年来的美国摩尔的业态的变形——“生活方式中心”的新军突起,就很有代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第四代商业模式”的革命——“便利+休闲”时代的到来。
从目前市场来看,比如泰国正大、新加坡凯德以及摩根士丹利都在积极改变旗下知名商场的原业态。作为上海最大的商厦之一,浦东的标志建筑,已经建成营业三年多的正大广场目前正在着手将业态调整成为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娱乐购物场所;新加坡凯德置地旗下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商圈的来福士广场,目前也正进行大刀阔斧的业态调整。在他们看来,只有具备辐射聚合能力和一定消费规模的城市才能够提高商业价值,并为商业现代化、多元化提供实际的载体和平台,而也只有丰富的商业地产形态才能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最有效的经济发展因子。
在国内,中坤集团“大钟寺国际广场”项目的开发,可以视为“第四代商业模式”的一次全新实践。在他们看来,传统的“物质”的商业消费将逐步降低,依托于“体验经济”的“休闲娱乐”消费将成为主流形态。在“第四代商业模式”下,简单的销售商品已经不是唯一目的,而如何使得消费者在购物中得到更多精神上的享受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这也是与传统摩尔模式的最大区别。
国内的“造摩尔”运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关于摩尔与第四代商业模式的争论,实际上可以被视为国内开发商已经开始对“更适合中国的商业模式”去主动做出判断。商业地产开始走向以模式演变的方式去寻求理性的发展道路。
也正是基于此,本报以8个版的篇幅,深入辨析第四代商业模式的价值与未来。
“大多数人如果处在山姆.沃尔顿的处境下都不会改变”,美国商业史专家理查德.S.泰罗德在叙述沃尔玛的发展时说,“他们每天、每个月、每年都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事务,希望永远都和以前一样。他们正如大部分人那样——向后倒退着走向了未来”。
就像泰罗德所说的,商业模式的前进还是停滞,这不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