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整银行准备金率,是时候了

(2006-05-19 16:57:58)
南丰
与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再贴现率相比,调整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央行执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当中最为猛烈的措施。而从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现在应该是举起提高准备金率这把“巨斧”的时候了。

一方面,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迹象;另一方面,从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投资过热和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进一步膨胀的可能。据统计,200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9.8%,而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0.2%。房地产价格更是居高不下,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许多城市房价一路飘红,北京、深圳、广州等地更是出现狂涨态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央行在4月27日突然宣布将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接着,建设部又上调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但是,在不提高存款利率的前提下提高贷款利率,将会扩大银行的利差收入,从而刺激银行进一步加大贷款发放的冲动。此外,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不顺畅,也会削弱提高利率的政策效果。因此,与提高贷款利率相配套,提高准备金率就成了必须认真考虑的一种政策选择。

效果明显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宏观调控的“猛药”,历来被世界各国所慎用。

一般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收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并缓解潜在的经济过热压力。近20年来,英国、加拿大曾出现存款准备金率为零、存款准备金制度弱化的现象。但是在美国、日本、欧元区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一项基本的货币政策制度,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流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面对房地产市场日益严重的泡沫,许多国家纷纷选择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于1984年,也经历过多次调整。最近一次法定准备金率调整的时间是2004年4月25日,当时为了防止经济全面过热,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至7.5%,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也一并执行,个别资本充足率低的金融机构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从效果来看,这项措施对抑制当时的经济过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目前市场资金面过于宽裕、房地产市场热度不退的环境下,央行在加息之后如果再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能够合理地并有效地紧缩货币资金流动性。

据统计,截至2006年3月,我国银行人民币各项存款合计约31.8万亿元,假设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就将冻结银行约3200亿元的流动性资金,如果算上目前4.46倍左右的货币创造效应,预计减少货币供应超过1.4万亿元。

障碍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对付经济过热和房价飞涨,也会碰到一系列的障碍和难题。从而削弱这把“巨斧”的威力。

由于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会使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银根收紧作用很可能大打折扣。

目前我国银行的备付率在4.17%左右,比3%的流动性备付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而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利率仅为0.99%,并不具吸引力。如果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1个百分点左右,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通过降低备付率1个百分点来避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流动性紧缩效应。

另外,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即使是紧缩银根,可能对其影响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大。

据对有关统计,2005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当期房地产融资来源比例持续下降,10月底直接贷款占房地产融资来源比例为18.5%。如果考虑间接银行贷款,包括其他资金来源中的定金和预付款中约30%是银行对购房者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自筹资金当中的70%来自银行贷款,那么房地产开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也只有55%左右。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与贷款融资资金的融资比,只有三分之一,与西方国家相比甚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可见,在当前融资渠道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收缩金融机构银根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尚不足以形成根本性的遏制。

此外,为了使效果更为明显,央行还可以考虑配合使用其他金融工具,如央行使用货币掉期和央行票据对冲等多重货币市场工具,以提高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