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虹
住交会上,中体奥林匹克花园集团(以下简称“中奥集团”)董事长吴振绵频繁往返于多个论坛为奥林匹克花园摇旗呐喊。
“虽然有宏观调控的压力,但中奥集团规避风险得当,并持续看好行业前景,所以中奥会在明年继续加大项目投资,并力推旗下新产品中奥广场。在资金渠道上也会积极和实力资金机构合作。”吴振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降价规避调控风险
由于中奥集团非常聪明地规避了宏观调控风险,所以宏观调控对中奥影响并不大。
“我们在全国的楼盘有1/2开盘,1/4在建。上海项目的销售总量在上海排在第五位。其他包括盐城、福建的项目,以及北京的第二个奥林匹克花园,销售都非常好,价格比往年稳中有升。”吴振绵告诉记者。
目前,中奥集团已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思路,即“避开大路走两厢”,更多地选择二线城市发展。
吴振绵认为,因为二线城市投资量和风险小,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力度却很大。目前该公司开盘的都是二线城市的项目,虽然利润低一些,但净资产并不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我们也没有放弃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在争取在北京、上海多做几个项目。”吴振绵说,中奥看好市场长远的发展势头,已做出增加项目投资的决定了。
据了解,范睿担任中奥集团副总裁后,制定了中奥集团五年战略规划,完善了中奥今后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城市三个发展区域的战略布局,同时又增加了全国扩张、区域连锁的概念,强调单一城市的市场占有率。
力推中奥广场
中奥集团之下已成立了两个单独的品牌实体,一是已运作了几年的奥林匹克花园品牌,另一个则是将大型体育场馆与房地产打包开发的中奥广场品牌。吴振绵告诉记者,中奥未来一要持续进行老品牌的开发,二是积极推出集体育设施、健身、房地产三者为一体的中奥广场。
据了解,奥林匹克花园的升级产品——“中奥广场”已在湖北武汉、广东佛山进行了成功实践,目前还有近50多个城市在积极洽谈中,中奥已初步选择了10~12个发展城市。
尽管宏观调控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奥林匹克花园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资本模式,寻求最合理的资金通道。
“我们和信托、基金接触过,但发现成本太高,所以我们的资金途径第一还是靠银行贷款,其次找实力资金方合作。”吴振绵说。
此前,在连云港项目上,中奥已跟澳大利亚一机构合作,通过输出品牌赢得对方资金,这也被吴振绵视为最行之有效的模式,而且透露明年这样的合作还会迅速增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