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声明和博客的异味
贾平凹在新浪博客上的免责澄清声明表明,中国的博客大战已经散发出异味。
博客的本意是,个人记录并展示自己的心灵空间,通过真诚的文字建立一个精神交流的网络平台。它本来是互联网带给人类的新伊甸园。自由记录,无限制表白,每一个个体都将成为发光的媒体。他的出现,已经更新了传播的定义,不受屏蔽的世界已经到来——你可以撒谎,但有博客的存在,将能即时纠正媒体的说法;你不报道,因为他的存在,博客们总会揭露事实的真相。只要你想知道,他就能给你。
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在、透明的监督平台,任何人想逃脱追究都不可能。因为没有功利,他不能带给你钱财,所以成了纯粹的世外桃源。
从2002年开始的博客运动,虽然有木子美、竹影青瞳等标榜女性主义的“出位”性博客,但整体上还算健康,且以其勃勃生机散发出诱人的魅力。事实上,“博客中国”已经成为第五媒体,好多人已经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在浏览门户网站之后,接着就会打开它。他们被里面公平、自由、坦率的论争所吸引,乐于加入其中分享诸多快乐:知的快乐、争论的快乐、以及结交同道的快乐。
在自我表达成为时尚之后,我们时代智慧的经理人看到了商机。博客网站建设如夏日的荷花,争相开放在互联网的水面上。为了吸引人气,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打激进牌的有之,打色情牌的有之,情色兼打的有之。一时间,会写几个字的都接到了博客邀请。“零准入”使博客人数激增,也使得许多网站平庸缺乏特色,生之日即死之时。
在这种情况下,后起的博客经营者便高招迭起:动员各界名人加入博客。一位博客说得好——“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而名人的榜样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申请个博客与名人做邻居成为新时尚,平时我们只能通过媒体了解到名人一丝蛛丝马迹,如今却可以光明正大的闯进他们的博客,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思想。名人终究是名人,博客一注册立马就是留言四起,评论云涌,似乎一上名人的博客,我们也立即成为了名人,所谓沾名人的光就是这个意思。”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人,除了少数自愿进入者外,大多数名人似乎有被“绑票”的嫌疑。闾丘露薇在新浪博客上的一段文字可以作为佐证:“这里要说明一点,因为我是上周五才知道要开这个blog,所以编辑先找了一些我以前的东西来充实一下.因为我告诉他们,我非常懒惰,让他们很担心.我尽量不偷懒。”
作家余华、青春偶像郭敬明、超女探花张靓颖、解说员韩乔生、学者余秋雨等各色名流粉墨登场,一时间花团簇拥,美不胜收。人气榜每天几十万的点击数,令博客频道大放异彩。与此同时,那些兢兢业业的博客们沦落为“沉默的大多数”:“即使自己是如此仔细认真的在做,也得不来多少的留言和评论,那人气永远都是自己不断点击的结果,如果那计数器不支持刷新,那么就永远都是那可怜的零了。或者因为你写了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比如标题里有什么性爱、日本、自由和民主之类的敏感词,而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那点击率也似乎迅速攀升了,但是文章的新鲜感一过,立即又恢复平静了。如果你不屑于那样的文章,那么就意味着你即使做得最优秀,都只能默默的做只网络里的狗,一只卑贱的狗。网络里无所谓优秀,一切都只能靠着名气和噱头。”
互联网的阶级属性决定,变味的博客终将回归自己的本性,因为它毕竟是无名阶级的乐园,它有自我净化的能力。请不要怀疑这个真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