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高考语文@冲刺 |

来源:leiwen网络
六、语言表达运用(全国卷15分)
A考点综述:
(1)扩展语句四种类型:①给出主干句,主谓句的扩展;②给出语句或不完整语段,接续填补空白;③给出几个词语和中心词,定向联缀词语成句;④给出话题中心句或首尾句,话题情景阐发。
(2)压缩语段三种类①概括大意(导语新闻);②概括标题(精准、简练、有吸引力);③概括要点(准确全面)。
(3)变换句式:要求掌握常见的句式,按要在这些句式间自由转换。八种类型:①长句和短句。②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③整句和散句。④肯定句和否定句。⑤单句和复句。⑥一般语句和特殊语序句。⑦普通陈述句和排比句。⑧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
(4)简明、连贯、衔接(包括串台词)、得体(包括公益广告词、对联、应用文等)。
(5)仿句:①语言运用能力;②联想创新的思维能力;③修辞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八种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B应试策略:
(一)扩句:
1、解题思路:扩展语句是铺陈。(1)要讲究意蕴,力求创新。(2)注意精心构思,展开联想和想象。(3)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解题步骤及方法:(1)细审题干,按要求思考。(2)吃透原句,辨析隐含信息、 单句复句、扩展内容,修辞手法。(3)结合前
两点考虑多设方案。(4)按题干要求比较筛选,修改确定。(5)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与修辞格是否与要求一致。
(二)压缩:(将丰富的较长语段,按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一两句话)
1解题思路:压缩语段是提炼,要抓关键词句,删繁就简,去次留主(删掉枝叶,保留主干),再仔细地组织好语言,既要把点答全,又不要超过字数。
2解题步骤:(1)明确标准,弄清题干要求。(2)细读原文,弄清文体,分析层次,把握中心。(3)分析原文的内容要点。(4)根据原文中心,确定原文内容的删留。(5)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内容进行加工,得出答案。
3形式与侧重点:(1)说明体式抓对象和主要特征。(2)叙述体式抓主体经历与特征。(3)描写体式抓景或物的主要特征、描写角度和感情。(4)议论体式抓话题、观点、论据和结论。(5)新闻消息体式抓导语段。
4解题方法:(1)剔除枝叶法,适用于记述性文类,要去掉原因、过程和例子;(2)层次切分法,.适用于说明文类,把语段的层次划清,提炼各层次要点,然后将各要点相加,最后再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3)寻找关键句法,适用于议论性文类,找出中心句或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适当改造、整合。
(三)句式变换:
⒈长句和短句:
(1)长句化短句的步骤:1)准确地划出原句的主干和附加成份。2)思考所变短句之间需何种关系才能保持原意,并且达到连贯的要求,进而确定其关系(因果条件、并列、顺承)。3)主干部分独立为一句。4)其他句用代词作主语或用关联词连接。5)根据题干要求检验。(2)短变长:主要将几个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紧缩为长句的主谓宾语,将其余内容有序的变成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
2、单句与复句:
(1)单变复:可以加上适当的关联词组成复句。(2)复变单:关键是先确定好所要改成单句的主干,将复句的分句抽出来变为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诸个小的表意单位。
3、散变整:先看散句散在那,如何变才能整齐,变完后要通畅。
4、单、复句重组:
(1)单句重组可将原句变成兼语式语句或“把”字句、被动句。
(2)复句重组,改变语序,重新组句,即调换其语句的偏、正或主、副语句的语法位置,语句意义和句间关系不变。
(二)简明:指能删去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三)得体:指能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四)连贯:
1解题思路及要求(1)话题或陈述对象应一致;(2)音节,结构要谐调;(3)语序(问答、关联、指代)要照应;(4) 表达要人合乎事理和语境,语脉要贯通;句式前后要一致。
2连贯类型及解题要领:
A排序:⑴抓中心,中心是理解语句的纲。⑵抓思路,①记叙文,以时、空为序。②议论文,观点句在前,材料句(思想句于前,行为句在后)在中间,总括句在最后。③说明文,事理句于前,材料句于后,且循时、空或逻辑关系。⑶抓标志,①暗示性词语 (提示层次结构)。②关键词语。③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和相同句式。④音节的和谐变化。
B选句衔接:要语气粘连,话题一致,语脉相承,情景相融,符合逻辑。
C修改不连贯语句:使用语法分析法,分析结构语序,关联词语及过度、照应。
(五)仿句:
1、答题思路及方法:仿句是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仿制,从样句的思路到形式都要严格照原 样 保存,必须做到三同一对仗,即结构相同、句式相同、修辞方式相同,关于对仗没有硬性的要求,仿句要做到形似和神似(要求把虎画成虎,而不能画成猫)。另外要注意:1>原句中隐含的意思; 2>原句中用词的特点(褒、贬、雅、俗);3>原句的感情基调(忧伤、喜悦、沉重、明快)。
2、两点要求:(1)形式上的约束性。(2)内容上的创造性。
3、重要提示:若考题中没有仿照例句,必须严格按照题干所限制的条件造句。
4、解题两步骤:(1)答前准备:运用数学解题思维方式,对给出的句子进行分析,从内容、句式、修辞和结构(字数)四个方面审题,找出答题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2)后期制作:造出一个或两个满足全部条件的语句,检查衔接与照应。
5、对联拟写:注意符合语境、仄起平落和三同一对仗的要求。
(六)综合改错题: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
(七)图文转换题:看图表按要求写一段话,形式多样,近几年中考试卷中频频出现,高考中也要注意类似的题,如读各种统计表、看漫画写文字。
七、作文(全国卷60分)
要点提示:
1话题作文由话料(材料)、话引(材料的提示语)、和话框(话题作文的要求和限制)组成。注意各项的作用。
2话题作文类:(1)概念型:如《尝试》《诚信》。(2)关系型(思辨型):如《爱与恨》《得与失》。
3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1)图形抓寓意(2)记叙A记人:抓思想、品德;B叙事:抓意义:C写景状物:抓特点及寄寓的感情。主题表达是比较含蓄的,一定要点题或倒叙。(3)议论:抓论题、观点。(4)说明:抓对象、本质。
写作要领:
(一)话题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源于材料,不限于材料,但不能脱离材料。(注意材料的暗示作用)
⒈要揣度出题意图。⒉要准确地把握话题概念的内涵(话题材料内容的主旨)和外延(话题材料主旨限定的范围,即作文内容上的限制)。⒊审题“三步曲”:(1)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2)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3)牢记[注意],符合要求是行文的前提。4.审题切忌:⑴任意扩大话题概念的外延(走题)。⑵阉割话题,然后取其局部,以偏概全(偏题)。⑶仅朦胧地存在相关话题的概念,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离题)。(4)抛开话题,另起炉灶(离题)。
(二)立意:
⒈立意的宗旨:健康个性,健全人格(也是高考设题的原则)。
⒉立意的标准:紧扣话题,充满哲理,贴近时代,启迪人生。
⒊立意的思路与步骤 :(1)说什么(把握话题内涵和暗示,把握外延,确定内容角度)。(2)为什么这么说(明确观点或主旨)。(3)怎么说(确立写作提纲或内容梗概,通过适宜的.手法、方式、结构展示观点和主题)。好作文力求“我以我笔写我心”,写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作文,
⒋立意的过程和方法:透过表象――把握内涵――抓准实质――归伍到哲理上来。
(三)审题立意公式:话料的内涵及暗示+话引外延+话框+话题=立意(即说什么)→确立观点主旨→怎么说(即通过什么手法、方式、结构展示观点和主旨)
(四)拟题的思路及要求:
A、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为:确切、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
B、1、切合主旨:既要理解材料的意思,又要吃透材料的精神。把握材料的主旨,这样,拟出的题目才能扣住题意,切合主旨。2、紧扣文体:虽然同一标题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但大多数标题还是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的,如明明是记叙文的话题,以议论文的题目文不对题。3、要有文学色彩:好的标题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板滞,新颖出奇而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文学色彩很重要。4、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5、要全理出新,不落俗套。6、简洁、鲜明、内涵深刻,不雷同他人。7、要具有吸引力。
(五)文体: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用什么文体写作,就要符合该文体的要求,要写什么象什么。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优秀的议论文,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新的感觉,很可能得到高分,这也是阅卷老师的常见的心理效应。少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允许”编写故事,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杜绝“无我文章”和“抄袭文”的出现。
(六)作文的内容要求:
1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富于个性(就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
2感动心灵,用抒情的笔触写出理性的情怀。
3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要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写,严禁胡编乱造。即使编写故事也要做到“大胆想象,自圆其说”。中心一个,要紧紧围绕。
(七)文章首段四忌一要求:忌虚张声势,忌故弄玄虚,忌无病呻吟,忌大而无道。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要有“爆竹”效应。忌犯 “入题慢”的毛病。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在开篇时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而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议论无法尽述,只得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议论文要尽早进入分析说理,扣住话题,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不理想的开头,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使你后面的论证“到位”,“上档次”,也难作出公正、客观的评判。
(八)谋篇布局的要领:袖手于前,成竹在胸,疾书于后,一气呵成(龙眼、凤头、猪肚、豹尾)。
(九)文章结尾三注意一要求:结尾是全文的归纳,不是重复前文;注意提高引申;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要给人以回味激励,启发和思考,即要有“撞钟”效应。
(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后期备考阶段不妨训练写信,因为写信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编故事,而且还是应用文。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写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字要写好不涂抹,二是写成提摄全段大意的中心句。
(十一)1、字数: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二是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千字以上,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阅卷者一看这种文章就反感,这样的作文得分高低就可想而知了。2、书写:书写要认真。不要写草字,以免妨碍辨认。标点的书写也要规范,特别注意:(1)一行之首不要出现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前一行的末尾。(2)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3)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