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吹得很有学问 苏沪演绎中国式伪激烈

标签:
江苏上海cba体育 |
分类: 【鸿门CBA专栏】 |
裁判吹得很有学问
□张琦
当杰森在第三节后半段换上哈维的那一刻,某体育频道主持人从嘴里吐出了两个字——丑陋。可这样的比赛对于江苏德玛斯特来说就真的很丑陋么?我看未必。其结果与过程固然出乎了人们的预料,然依属正常范围。广东可以单节只得1分,东莞可以负于云南,为何江苏就一定要赢上海四五十分?
一场原本被称之为“垃圾时间”的比赛,之所以悬念如此浓烈,原因有四:一;此前已取三连胜的江苏人心理懈怠,无论球员、教练组在技战术的准备上稍懈不足。二;从浙江对到上海,连续的客场作战令德玛斯特的体能有所消耗。三;12连败的上海西洋知耻而后勇,正所谓:“抛却糟粕,重拾激情。” 四;裁判宽松的尺度多少扼杀了江苏内线的优势,而助长了上海的“疯狂”。
事实就是的讲,江苏智囊团对此役的准备是不足的,他们的表现与上一轮战浙江时大相径庭。李秋平一开始大胆采用了半场紧逼盯人,意在打乱德玛斯特固有的阵地战组织。相比之下,杰森反应迟缓。面对上海人摆出的死磕姿态,他并未及时用韩硕换下杨力,以便用双控卫之配置加强节奏控制。
江苏整晚打得都很艰苦,尤其在前两节中长时间落后。首先;他们在上半场缺乏有效地防守变化,以至于内线频频被对手拉空,而哈维的缺阵亦使一向强悍的篮板能力受损。此役,他们让西洋拿到了19个前场篮板,令联盟“篮板王”颜面尽失。好在,后两节杰森终于采用了212联防。虽滑步与防守伸缩性都显一般,但却成功封杀了上海人的突破。
其次;心理懈怠导致阵地战耐心缺乏。个人持球攻过于频繁,进攻体系运转不畅。进攻中总想依靠个人能力解决战斗,然忘记了整体。面对沪上的全华班内线,江苏在整个上半时未能合理利用杰米尔这一强点,反跟随对手节奏。而到了下半时,虽充分意识到了内线优势,可内外结合又做得不好,杰米尔经常陷入3人、乃至4人包夹,却无意或无法将球传出。
可谓:“过程很艰苦,幸结局无憾。” 不过,笔者不得不提一下裁判问题。本场裁判:王俊智、邱红武、何鲁伟,此三人之判罚尺度显得过于宽松。这样的吹罚环境,无疑使客队的获胜难度增加。且现在的“哨子”吹得很有学问。从全场犯规次数来看,似乎主队遥遥领先。但每每到关键时刻,尤其是比赛的最后4分钟,江苏德玛斯特被接连吹了3次犯规。若不是上海球员自己缺乏经验,恐最终之胜负另有波折。
这是一场中国式的“伪激烈”,江苏人胜得并不丑陋。至少,他们在关键时刻完成了自我救赎,保住了南区劲旅应有的尊严。甚至,在杰米尔打三分成功并借此锁定胜局之后,笔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叫喊:“Come
on Baby,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