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iegozhan
Diegozh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810
  • 关注人气:1,3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客场之旅皆为硬仗 火箭如何度过“疯狂三月”

(2008-02-28 14:01:08)
标签:

鸿门艳

nba

火箭

姚明

疯狂三月

评论

体育

分类: 【鸿门NBA专集】
客场之旅皆为硬仗 火箭如何度过“疯狂三月” 
  休斯敦火箭的阿喀琉斯之踵,很容易让我想起07-08赛季的八一双鹿,当赛季逐渐过半时,球员伤病皆成为两队所遭遇的瓶颈。
  两位阿帅都被同样的问题困扰,但不同的是,火箭仅仅伤了一人,而八一曾连续伤了四名主力。NBA往往是赛程拖垮玻璃人,而CBA,往往是将铁人练成废人。
  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想证明火箭并非“无YAO可医”,他们失去了一位能够影响攻防的人,但并不是决定胜负的人。在篮球场上,何种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胜负?——整体,而如何保持整体性并做出有效的变化,也是火箭安全度过“疯狂三月”的关键。
  按照惯例,全明星赛后NBA将充分显示其惨烈的一面。很多球队为取得季后赛资格而争得头破血流,少数传统列强借此完成进军季后赛的惯性蜕变,但之前的10—20年间,从来没有像这个赛季一样,东西列强将“装备竞赛”演绎的如此火爆。
  基德西迁达拉斯、鲨鱼游至凤凰城、熊王加索尔改投湖人,加上夏季打磨而成的绿衫军三侠,导致一向耐心的小皇帝也不得不哭着闹着换掉了枕边人。真可谓,联盟如此疯狂,引无数老板掏腰包!而此时渐有昂首阔步之势的火箭却传出姚明“报销”的扼腕之音。
  在上一篇博客中,鸿门曾经讲到:“小巨人的提前休假,打击最重的莫过于麦蒂与主教练阿德尔曼。”因为,姚明的淡出意味着休斯敦不得不在半个赛季后重新转回原始的普林斯顿体系,也令麦蒂在越来越多的时候不仅要串联全队,还有必要承担起第一攻击手的角色。
  2月,火箭取得了完美的战绩。他们12战12胜,并成功杀入西部前八,但在没有姚明的“疯狂三月”,火箭需要面临非典型“重建”,他们需要纳入新援已弥补1号位轮换,更需对原有的攻防体系做些小手术。
  从“纳新”这一角度来看,火箭迷24小时前还对其充满期待的两人,都已离休斯敦远去。PJ-布朗火速加入三巨头为首的凯尔特人,以弥补绿衫军团季后赛经验普遍不足的弱点;马格洛伊尔虽尚属自由身,但达拉斯身称将与其签订一年的合同。
  两大“强援”已被瓜分,剩下内线基本无实用性可言,但按照惯例阿帅怎么也得签下一个做做样子,哪怕是为了可怜的轮换,那么例如杰基-巴特勒之流,拿几个后场篮板足矣。
  3月份,火箭一共要打16场比赛,其中10个主场、6个客场。主场要碰到凯尔特人、黄蜂以及湖人这样的强敌,但亦能遇到灰熊、山猫这样的联盟烂队,而客场却是场场硬仗,唯一显得轻松的是3月13日面对老鹰。
  可以说,6个客场并不显得密集,这样的赛程要比前半个赛季好了很多,但问题在于,他们缺少姚明,而在这些客场中,他们即将碰到所有忌惮或者曾经忌惮着的对手。
  首先,在结束一开始的主场蜜月后,他们将遇到拥有基德与诺维斯基的小牛,其后,客场遭遇老鹰,最后,他们将进行当月最恐怖的一次客场之旅,休斯敦人将在客场连续面对黄蜂、勇士以及太阳,而当月的最后一场,火箭将遭遇目前的西南区老大马刺。
  失去姚明后,拥有强大内线的湖人、太阳以及马刺无疑成为休斯敦人最大的梦魇,原本内线均衡一旦被打破,火箭会面临很大的被动。其次,就算姚明不在,黄蜂、掘金、勇士的跑轰未必就对火箭无效,而小牛在大换血后也开始尝试跑轰。
  姚明并不能决定胜负,但没有姚明的火箭暂时缺乏底气。无姚注定意味要加快技战术体系的更新步伐,阿德尔曼必须让自己的半场整体进攻更为流畅,空切更为频繁,另外,就是要加强后场篮板的保护,并提高快速反击的威力。
  可以说,5号位攻击力的缺失给火箭带来了常规武器的使用不便,但也令3、4号位拥有了更宽旷的发挥空间。斯科拉与兰德里的4号位组合足以另人期待,格林与巴蒂尔所在3号位或许能够带来惊喜,阿尔斯通与杰克逊已经证明了1号位的巩固。
  “疯狂三月”需要考验阿帅的魄力与临场指挥,也再次考验麦蒂的领导力与核心作用。是惊喜还是失望?这个3月,无姚的火箭更值得我们关注。当然,会有更多的人为NCAA的小伙们投入掌声。
 
文:张琦 hmyan1982@hotmail.com
 
姚明受伤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点击进入
 
CBA豪赌始末:
 
 
 
 
 
 
更多评论尽在—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