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南钢球员之轮换

(2006-10-23 23:52:41)
分类: 【鸿门CBA专栏】

球迷永远对自己的球队有着更快、更高、更强的要求,而从原则上来讲也是没有错的。毕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有了馒头就会想面包,有了香肠想着吃火腿,吃着米线却还望着鱼翅,竞争这个东西就如同弹簧一般,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只有自己不断地完善与提高才能保证长盛不衰。不过有了比较,有了竞争,球队却不能因为这样就急功近利,不能因此打乱自己的方寸,眼下就南钢的人员调换制度来讲,就应该做到以我为主,不能唯我独尊不容其他声音,也不能完全听从外界的意见一味效仿他队的做法,否则就容易失去自我堕入无风格之轮回。

 

虽然现在江苏南钢大华的战绩不错,但依然还是有一些球迷对于老胡的某些用人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其中就以江苏南钢为什么不能如其他队伍一样彻头彻尾的锻炼新人讨伐声最强烈。

 

熟知NBA法则的朋友似乎应该知道,在竞争十分激烈甚至于有些残酷的NBA,替补的未来完全取决于自身,他们必须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必须在有限的上场时间内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只有依靠着近似超值的发挥才能进一步得到主帅的信任,也才能得到更多的上场时间与锻炼机会。可以说,对于替补而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那么对于世锦赛过后逐渐意识到自身竞争力不足对抗力匮乏的中国联赛CBA来讲,提高比赛质量,加强对抗程度,也似乎成为了各支球队重视的问题。比如;卫冕冠军广东宏远、少帅巩晓彬率领的山东黄金、郭士强领军的辽宁、吉林通钢等队伍也都开始摒弃老将作风给年轻人更多的展示空间,所以有人在质疑战绩同样出色的江苏南钢队,为什么在比赛中胡卫东不安排小将们出场锻炼呢?如果你也同样抱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请让我先来分析下南钢的人员结构。

 

C    唐正东

 

C/PF 汤普森~加内特

 

PF/SF:易立

 

SF   孟达、张成

 

SG/SF:卡洛斯

 

SG/PG:杨力

 

PG   胡雪峰、韩硕

 

以上虽然不是江苏南钢这个赛季的全班人马,但只有这些人是一般情况下可能出场的球员。

 

从这个人员结构来看,唐正东、胡雪峰、这两个一内一外的位置是绝对的核心,无论是篮板高手加内特还是小将杨力都无法取代他们两人的地位与作用,所以这两人平均出场时间40多分钟是完全合理的,毕竟在一支球员普遍年轻化核心作用又比较突出的球队,从根本上就是做不到其他球队无核心或者纯粹锻炼新人的调换频繁程度,事实上,江苏南钢不用如此也无需如此。试想广东宏远,后卫线张喆不能取代李群留下的空缺,那么对于他们来说用更为年轻的小陈、小刘之辈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何况他们在其他位置上国字号球员齐备,何愁会因此影响成绩呢。而江苏则不同,处于当打之年的老将其实不老(出了张成),一则相对要给年轻球员一定机会,但也不能随便的就换下,毕竟状态的保持需要稳定地出场时间做保证,不能为了盲目的培养新人就牺牲主力状态与球队战术构建,况且某些赶鸭子上架的举动并非能够真正起到锻炼的作用。

 

还有,某些球迷不要把个人的喜好作为要求老胡调换人员的理由。韩硕固然是一个好的苗子,但他还太年轻,功力还没到,他们的战场是在训练场而非主战场,再者在韩硕之前还有杨力,论资排辈也还要将个顺序。除了以上,笔者觉得老胡在锋线以及内线的调配上并无特别失误之处,基本还是比较合理的,尤其孟达与张成的平均替换,是本赛季的一大亮点。

 

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并非是教练给出来的。想想两个赛季前的王仕鹏,不正是从替补位置上慢慢打上来的吗?当时的李春江没有刻意地多给他上场时间,但他依靠平时的努力训练与场上的积极拼抢跟聪慧逐渐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并最终取得了主力位置,乃至在国家队占得了一席之地。所以现在很多人要求老胡给年轻人更多的出场机会(特别是控卫线)是一种盲目之下的意淫,如果杨力、韩硕自身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取得老胡的信任,那么江苏南钢凭什么要牺牲主力的上场时间来给他们浪费呢?当然必要的人员调整以保证体力是对的,但更不能盲目的换人,这样做会失去自我,毕竟各队的人员配备不同情况也各异不能等同视之。

 

联赛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南区水平相对开始均衡,所以旨在“三年冠”的江苏南钢应该以我为主形成自身新的战术风格与作风。主力与替补之间不能设有太大的区分,全由状态来取决,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机会是用来争取的,而不是靠别人不断地给予。

 

文:\ 鸿门艳(wux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