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鸿门CBA专栏】 |
118比107江苏南钢大华取得了回到主场后的两连胜。
自从赛季初被陕西人爆冷之后,去年的四强队伍江苏南钢就发挥的一场比一场稳定。在新疆他们依靠被某些媒体称之为“超水准”的外线命中率击溃了西北狼(而几轮下来我们发现新疆广汇的实力已经不如去年),紧接着他们在首个主场擒获了吉林通钢,而今天他们又在遭遇战中依靠整体实力吞下了郭士领军的辽小虎。
说江苏队“稳定”不是没有依据,当然这种稳定是一种相对之下的稳定(暂不能与三冠王广东相提并论)。江苏的稳定主要体现在比赛节奏的控制能力上,而不在于所谓的外线命中率,事实上外线是最不稳定的进攻手段只是很锋利而已。相比前一个对手吉林,青年军辽宁不仅拥有更强的乱战、快攻的能力,更具有杀伤力巨大的外线远射(主要为三分球),场均10个三分球使他们轻松取得了联赛三连胜,于是本场比赛对于防守能力日渐强化的江苏南钢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这要求南钢必须在加强阵地进攻的同时保证命中率,另外在进攻不成时及时退守。从比赛中来看,大华在防快攻的布置上显然准备很充分。一;阵地进攻很有耐心,唐正东内线打的坚决但不愚笨,二;投球不进时退防快速,并且在讲究退防的同时首防外线,这就让辽宁韩国式的快攻很难施展,打是不出平日的风格。
南钢大华的提速从一定程度来说完全依靠了小唐的发挥。唐正东从上个赛季开始被球迷期待成为南钢的发动机,然而失意国家集训队后的小唐却很难在那个赛季担当起内外枢纽攻防核心的角色。“吕布战三英”集一人之力单挑对方整个内线,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上个赛季的唐正东在球迷心中的“良好”形象,只是这种现象在新赛季的开始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呆唐变成了如今“新三大中锋”之中效率最高的人,这种声望的变化实在太快,也进一步验证了从“巨星”到“泡沫”的媒体炒作规律。但是唐正东的转变并非空穴来风,连续4场比赛拿下两双的江苏小巨人确实已经从“失败”的阴霾种走出,并且在强打的同时带上了战术意识的脑袋。谁都知道江苏的外线很强,三分王张成、小狸猫胡雪峰还有超级替补孟达都是很好的外线投手,然而这种优势只有在内线打开的同时加以辅助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从近两场比赛看来,江苏首先利用加内特的高位掩护与外线两个底角的跑动拉空对手内线,然后利用唐正东的强打能力打开内线缺口,接连的内线失分迫使对方采用双人包夹,此时小唐一边吸引包夹一边把球转移到外线,内外结合令一般的对手难以应付,加上加内特的篮下补篮,这都令江苏南钢从一开始就摁住了对手的头颅让对手始终直不起身来(难以发力)。所以说唐正东的强势表现,一方面说明了南钢攻防战术理念的变化,另一方面说明了叫球迷们期盼了一个赛季的南钢引擎开始启动,这是江苏从准强队(也有人称之为伪强队)逐渐过度为强队的标志。
小唐的爆发令江苏南钢的内外线火力全面开张,然而隐患还是存在的,实际上今天在对辽宁的比赛里这种隐患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如果胡雪峰犯规过多或者体力出现问题,那么江苏南钢还可以用杨力跟年龄更小的韩硕来担当PG调整一下,如果锋线告急,那么我们拥有张成、孟达乃至伤愈即将复出的卡洛斯,可是只有中锋唐正东这个点是唯一没有合适替补的关键点。小唐已经成为老胡战术体系中的核心枢纽,然而一旦这个枢纽受伤或者体力不支,甚至犯规过多时谁来担当这个角色?去年的大白外援克鲁兹被认定为蓝领只能稍微阻挡一阵,而今年的外援加内特球风不仅不彪悍甚至还略显飘逸,看来连个蓝领都当不了,他更像把双刃剑伤己伤人说不准。所以这对老胡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如何调整唐正东不在时的人员配置?如何布置小唐不在篮下时的攻防战术?说到底,在无人可用的时候就只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一支球队的特点,比如小唐不在,就要尽量利用自身的速度,发挥加内特喜欢快下的特点,另外在阵地进攻中提高加内特的掩护质量,把对方中锋拉出三秒区(这还需要加内特的中远投能力),利用前锋的空切打篮下空档,方法是人想出来的,但关键在于现在就必须看出问题所在,否则再到季后赛种寻求解决的办法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江苏南钢想要进一步的提高成为总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就必须在树立内外核心的同时,为自己的唐引擎备好蓄电池,只有将自己的缺陷减少到最小,才能在最为关键的比赛中避免被对手牵制,而球队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打的更好。
文:\ 鸿门艳(wuxi)hmyan1982@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