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西江奇趣:板凳舞,大丽花
标签:
大丽花苗族花苗轻车华服贵州旅游 |
分类: 游在大中国Road |
贵州的西江千户,是名副其实的苗族聚居地。苗族的分类有很多种,男女老少若是过节似地穿上隆重的华服聚在一起,外来人简直眼花缭乱,无法分辨。懂行的人会从女性的裙装长短上和色彩的调子上,找到差异,并且赋予有趣的名号。什么长裙苗、短裙苗、花苗、红苗、黑苗……还有两片苗……
类别越多,说明苗族的群体庞大而有秩序,这个古老的大山深处的民族,在时光轮转的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风俗和文化,千年万年也不变……
不过,我刚踏入这里,就发现这里的女人们有个非常特别的装扮——人人头顶上都扎着一朵大花,当地人美其名曰为“大丽花”。那花或者红艳,或者粉嫩,还有几点绿叶和别致的发卡配衬,发丝不论青色还是灰白,全都梳得一丝不苟,一时让我目不转睛。
这花,就是一种标志。此地苗族区别于别处的标志,因为,很快我又在贵州的不同地域,发现了更多眼花缭乱的头饰装扮……
当时我就想啊,每天顶着一朵大花下地干活、晨起夜睡,那觉能睡得舒服吗?!瞎操心,人们几代相传,早已成为轻车熟入的习俗了。
街道干净得不染纤尘,铺着图案鲜明的鹅卵石,被昨晚的雨水冲刷得格外干净,走在街上,空气中透着草木的清香和田园的质朴,一阵断断续续的芦笙和歌声从前方的铜锣鼓广场徐徐飘进我的耳朵,遭了,我还在这卖呆呢,几乎错过广场上的定时表演。疾步走向声音传来的地方,还好,节目刚刚拉开序幕。马上就要进入高潮环节了。
芦笙开道,女子们一一登场。我被他们的装扮吸引着,特别是很有夸张效果的头饰,不客气地占据着我相机里SD卡的有限空间。而那些丁丁当当,摇摇晃晃,佩戴于头上、身上的银冠,看上去照实不轻,足足重达十几斤吧,她们顶在头上,美滋滋笑吟吟的模样,在水样的年龄下,把紧致的脸庞衬托得更加质朴生动。而那些精工细作、熠熠生辉的银帽、银簪、银项圈、挂牌、银手镯等饰物,如同风标,随着走动带来一连串的叮叮作响……
传说中的苗寨风情舞蹈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心痒难耐啊,看着她们头上那朵明艳的大红花,不仅连连称奇这别致而标志性的打扮呢。
摘下大丽花,也不闲着,要戴上一顶环佩叮当的银冠,那架势岂是一个风情了得?
八九个女孩子袅袅娜娜地出场,无法不钉牢她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夺目,犹如画中走出的人物。霓彩绣衣,腰间束着若干条五彩镶边,那些边边的末端上,坠挂着银牌和流苏样的锦鸡华丽羽毛,长长的,几乎盖住脚面,我猜这就是传说中的长裙苗吧?果然和随后出场的一身黑衫黑裙子的黑苗相比,她们简直就是天边的彩霞,身边的锦鸡抑或孔雀。
年纪大的女人不戴花,戴各种精致的银首饰,素净,却多了份雅致
这场舞明显不是锦衣舞,也不是孔雀舞,而是苗家的另一处重要的舞蹈——板凳舞
重要的是里面有情节展现,整个舞蹈有细腻的故事成分在里面穿插、展示,朴素的板凳有了灵魂的渗透
小小的板凳,在苗家妇女的手中有了快板样的节奏,成了不可或缺的道具………
像孔雀羽毛的长苗裙。苗家人心中,蓝色的裙子是最漂亮的,每个女孩子都以这种颜色和款式的苗裙做嫁衣为荣
![[贵州]西江奇趣:板凳舞,大丽花 [贵州]西江奇趣:板凳舞,大丽花](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江千户被绿水环绕~~~
从远处望去,木楼的房顶连绵成片,形成独具特色的农家风景。
[旅行在继续,随时与您分享]
![[云南]探访:泸沽湖深处的孩子们 [云南]探访:泸沽湖深处的孩子们](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斐济]哈曼岛上第一对中国人 [斐济]哈曼岛上第一对中国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