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敦煌,来龙去脉(2)(长假旅行地)
(2008-10-03 19:30: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在大中国Road |
来了。一个白色的面包车,车身上写满了醒目的英文字母。车停下的那一刻,一个留着平头,带着眼镜的青年人跳下,奔我而来。
我先笑了。然后道:你怎么知道是我打的电话,是那个你要接的人?那个肤色偏黑的,叫张志辉的年轻人,不,张经理,憨厚地笑了:你看,这周围就只有你拖着行李,风尘仆仆的,像是远道而来的样儿。
我又一次笑。笑自己终于在天色即将黑下来的时候,在这个四处茫然的边远城市,找到了投奔的地儿。
面包车朝着我瞎转悠的鸣山路相反方向疾驰而去。路面开阔而平坦,笔直地延伸着,两侧的路灯造型非常的别致,齐崭崭地明亮着,温度低了下来,有凉丝丝的小风吹过,刚才还是一头热汗的我,此刻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悠闲地望着天空看星星……车子拐进一条黑黢黢的窄道,隐隐绰绰感到两侧是树木和庄稼,一阵嘚嘚嘚的声音从车后传来,很快近了,猜疑间,一队高大、健硕的动物擦着车体而过……啊!骆驼,骆驼!我喜出望外地喊着,再仔细看时,5个一组的驼队已融入黑暗,消失了踪影。
“确实是到了敦煌!”我自言自语。 “它们下班了,回家睡觉去了,明天你可以看到更多……” “下班?”我有些不解。
“我们这儿临着鸣沙山,骆驼们每天都要出工,带游客走沙漠,很忙的,有好几班,轮换着上岗……”
“呵呵呵呵……”我爱笑的毛病又犯了。到底不是当地人的缘故,这骆驼和草原上的马一样,在特定的场合都有了定时定点上岗为游客服务的使命。
车子向左拐了下去,沙土地,除了雪亮的车灯,周围仍是不见光亮,不过月色很好,可以看到茂密的树木,还有不甚清楚的花草……视线里终于出现光亮,圆圆的,红彤彤的灯笼挂在树干上,起初是一个,很快就是好几个,照出一条不甚宽敞的明亮的道路来。有点兴奋,估计这就是旅舍了吧?“就到了”,说着,小张经理关弱了车灯。
3分钟后,看见一块空地,高低错落的灯笼下露出一个老式宅院的彩绘飞檐高大门脸。门脸两侧贴一幅红底黑字对联:沙岭晴鸣阳关道,月泉晓澈潇洒心。横批:月泉山庄
厚重的双开木门留着一道半尺宽的缝儿,门旁的深灰色的水泥墙上嵌着一扇菱形木格窗子,窗子上端挂着长而宽的牌子,上面用英文、日文、朝鲜语和汉语四种文字写着“敦煌月泉山庄——青年旅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