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是法国的哲学家。是有影响的现代哲学家,文学家。令人敬仰。他提出,存在先于本质。首先存在,至于事物的属性,本质,是次要的。
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是后天塑造的。成龙成蛇,全靠自己。
人存在,世界存在。万物存在。存在值得研究,这就是儒家的格物,格物致知。掌握事物的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他提出,存在即烦。存在令人烦恼。他写了一篇小说,叫《恶心》、作了详细的描述。人人有烦恼,中国有句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他的婚姻也令人敬佩,实践了他的哲学,自由选择。他和波伏娃只是伴侣,没有结婚,也无孩子。
波伏娃也是著名的哲学家,写过《第二性》,一本有名的书。
他的《理智之年》我读了几遍,写得很好,和一般的小说不同。
他说,人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要承当选择的后果。他有一本小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就是说,存在主义,也要讲人道,要符合人性。
他曾到中国访问过,做东西方文化交流。
他说,他人即地狱。指出,他人对自己的妨害,影响。有一句话,叫影响的焦虑。但中国的孔子说过,人不可能与禽兽同处,人要生活在人群中,在社会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提出,克己复礼曰仁。
《
存在与虚无》中说意识能够通过否定(如怀疑、想象)在存在中制造"虚无",这种能力使人超越当下、指向未来。
例如:当你说"我不是某某"时,你已经在用意识否定某种可能性。
老子有关于无的说法,杯子空无,可以装东西。佛家慧能说,本来无一物。
他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表现他的胆识过人,不为名利所动,他的理由是,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