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工的操作过程

(2009-08-22 01:05:00)
标签:

何鑫业

诗歌

文化

分类: 诗歌

木工的操作过程

 

何鑫业  

 

木工是一种特殊的人

颇具功力

木工面对一堆木材

来回走动

木工因地制宜

将物体打个腹稿

准备操作某物

木工深知自己是一匠人

深知匠之艰难

必须

物尽其用

得心应手地处理某物

木工把工具安置停当

开始操作

他在刨的底部抹上油

绷紧锯弓

脚踩在地上

手握一利凿

恢恢乎

他找准一种方式

游刃有余

一通到底

永不反悔

木工深知自己乃匠人

深知匠之博大

物之博大

深知匠所操持的某物博大

非人尽全力所能为

所能左右

木工知道自己是匠人

不必与物相争

物究竟有多大  木工不知道

木工只知道

这一生  他操持的万物

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 

附:第三代诗歌反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节选)

温宗军 

第三代诗人消除诗歌中的二元对立和深度模式,既表现为对感觉和现象进行还原,也表现为走向过程。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对感觉和现象进行还原涉及到事物的自在性,而走向过程则与事物的此在性有关。第三代诗歌的一位代表人物韩东曾说:哪怕是你经过的时间,它一旦过去,也就成了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东西了……”,[]历史的“‘是没有的。它是对往事的幻觉,一种解释方式。对未来,我们真的一无所有。]这些话已流露出强烈的双重超越的倾向:既超越对过去的回顾与反思,又超越对未来的幻觉和梦想;诗歌不再是对传统时空观和历史观的演绎,它只是生命作为过程的本体显现。从外部因素的影响来看,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无疑为这种转变提供了理论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主义就是关于生命过程的哲学,它把过程视为生命的本质。而从内部因素来分析,第三代诗人强调过程,显然是对以杨炼、江河等人为代表的后期朦胧诗的反拨。杨炼、江河等人借助陶罐、石斧、雕塑、墓地等的遗迹,追寻民族的文化之根,重构人类永恒的生命模式。第三代诗人正是从过程入手,捣毁了后期朦胧诗人建造起来的文化诗歌之塔。在第三代诗人看来,超验而永恒的生命形式只是自欺欺人的神话,生命的意义只存在于无数瞬间即逝的过程。何鑫业的《木工操作过程》一诗,就表现了对过程的浓厚兴趣。木工把工具安置停当/开始操作/他在刨的底部抹上油/绷紧锯弓/脚踩在地上/手握一利凿/恢恢乎/他找准一种方式/游刃有余/一通到底/永不反悔……”。作者在这里写了木工的一连串动作,其目的只在于按先后顺序把木工的操作过程表现出来。在何鑫业的笔下,工作的过程就是生命的过程。而于坚的《在旅途中不要错过机会》一诗,则从另一角度强调过程:抓住旅途中的每一时刻,或静静地躺在树林里,或漫无目的地遥望天空,或轻松随意地与生人闲聊;充分体验此时此地的人生之旅。朱文的《四个兄弟和午餐肉》一诗,则把笔墨花在几个兄弟吃午餐肉的过程上。这些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体验集中在现在这一刻上,从过去通往未来的连续性断裂了,因果关系也随之消失,这就导致了对知识、对历史、对文化的深刻怀疑和否定。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参见全文http://www.dic123.com/A/B/B4/B41_26868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