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策划认知反向思考神何鑫业文化 |
分类: 随笔 |
策划界的八个反向思考二
何鑫业
反向思考,据说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想象力半径,也是人生思考敏捷性和幽默程度不可或缺的要素,策划界的确流传着八个反向思考的案例:
毛某,男,圆脸,胖,身份为小型建筑商。1998年6月的一天,毛某途经湖北某大桥,遇一女子欲行短见。毛某极力劝阻,并强行将女子拖离桥栏,成功阻止了该自杀行为。后,女子家人敲锣打鼓上门求谢,报章亦刊文予以表彰,毛某颇觉成就,毅然辞去建筑商职,每日持自制警示牌上桥巡梭,提醒自杀者珍惜生命。七年来,毛某收徒五人,辗转四座大桥,挽救了六条生命。2005年秋,毛某因弃职太久,积蓄耗尽,加之家庭失睦,陷入了生存困境。
2005年11月,某媒体开始关注该事件,并以节目的形式邀请毛某参与讨论。在演播现场,主持人问毛某:“你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有什么打算?”毛某回答:“我想,首先是经济上的压力……”“其次,我想,能否成立一个救助公司……”“当然,最好的可能是,有人能投资……”主持人又问毛某:“你的妻子和孩子好像都不是很赞许你的行为,接下来,我们担心,你的家庭会不会出现更严重的危机?”毛某回答:“……我想,不会……”
——毛某始终没有意识到“一个人在频繁地救助别个生命的时候,他自己或他身边的生命也同样有可能发生自杀行为”——2006年7月27日,毛某之妻李某因长期的不解和猜疑、加之婚姻前途渺茫,在家中自杀。
流传的每个案例都有其特殊的生命学意义,这个案例的启示是:人的行为和思考属于一种脑兴奋,有向阳与背阴部分;亢奋部分为阳,往往付之行动;疏忽部分为阴,往往沉入意识。突然地停顿,突然地向后巡视,突然地180度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不失为一种生物学的转身——此为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