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在网上发现一篇早年的文字
酒吧
发信站: 杏林站 (Mon Dec 1 12:40:42 1997), 转信
何鑫业
海明威最大的乐趣是打仗,无仗可打的时候才写作。这一点,与目前酒吧里的常客非常相像,他们最大的乐趣是做生意,无生意可做的时候才喝酒。一位酒吧常客对我说:“酒吧是一个极易让人感受到───人其实只是一种普通物质───的地方,普通到连想跟时间同归于尽的可能性都没有。”这感受,与明末那个著名故事要说的一模一样,一场大雨能使酒馆里的酒客多上两倍,一个汉皇朝要沦亡的可能性能将酒馆里的酒喝干饮尽───归根结底,人这种动物对酒的需要量,控制在大自然和政局的手里。
两则流传在酒吧里的玩笑说是:一个人,天天泡在酒吧里,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如此喜欢喝酒?那人说,我在酒吧里并没有喝酒。那你在那里干什么?那人回答说,我在酒吧里学会感受做人的落寞。又有一个人,也是天天泡在酒吧里。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如此喜欢酒吧?那人说,我觉得在酒吧里办法特别多。那么,出了酒吧呢?一出酒吧,所有想好的办法又都觉得行不通。那你就该明白,酒吧不是想办法的地方。那人回答说,你错了,恰恰相反,我觉得外面才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言外之意,如果整个世界是一个酒吧,任何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个人对酒吧的印象非常简单,一、希望在那里能看到个别的女子在喝酒(不是陪男人喝酒的那种,而是独自饮酒者)。二、酒吧是这样一个地方,我每次设想自己是一位离婚者,就觉得该结婚,每次设想自己是一位结婚者,又觉得该离婚(莫非酒吧是一个结婚和离婚都一样的地方)。三、置身酒吧我便会想起张岱的“残山剩水”和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让我迷惑自己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四、每次上酒吧,不足半小时就得去找厕所,这与我童年时,一躲迷藏藏得过于好就想小便的感觉,一模一样。这两者肯定有相同之处?譬如说,前者也像捉迷藏,而后者则更像是在人群中(躲得太好我们从未被人找到过)。
最后一点,不知为什么,总觉得酒吧是一间林中小屋,进来的人是山中的雾,它钻过穹窿进来,越聚越多,越聚越多,等到全部收入屋子,里面云雾弥漫,外面却开始晴朗。
酒吧
发信站: 杏林站 (Mon Dec 1 12:40:42 1997), 转信
何鑫业
海明威最大的乐趣是打仗,无仗可打的时候才写作。这一点,与目前酒吧里的常客非常相像,他们最大的乐趣是做生意,无生意可做的时候才喝酒。一位酒吧常客对我说:“酒吧是一个极易让人感受到───人其实只是一种普通物质───的地方,普通到连想跟时间同归于尽的可能性都没有。”这感受,与明末那个著名故事要说的一模一样,一场大雨能使酒馆里的酒客多上两倍,一个汉皇朝要沦亡的可能性能将酒馆里的酒喝干饮尽───归根结底,人这种动物对酒的需要量,控制在大自然和政局的手里。
两则流传在酒吧里的玩笑说是:一个人,天天泡在酒吧里,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如此喜欢喝酒?那人说,我在酒吧里并没有喝酒。那你在那里干什么?那人回答说,我在酒吧里学会感受做人的落寞。又有一个人,也是天天泡在酒吧里。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如此喜欢酒吧?那人说,我觉得在酒吧里办法特别多。那么,出了酒吧呢?一出酒吧,所有想好的办法又都觉得行不通。那你就该明白,酒吧不是想办法的地方。那人回答说,你错了,恰恰相反,我觉得外面才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言外之意,如果整个世界是一个酒吧,任何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个人对酒吧的印象非常简单,一、希望在那里能看到个别的女子在喝酒(不是陪男人喝酒的那种,而是独自饮酒者)。二、酒吧是这样一个地方,我每次设想自己是一位离婚者,就觉得该结婚,每次设想自己是一位结婚者,又觉得该离婚(莫非酒吧是一个结婚和离婚都一样的地方)。三、置身酒吧我便会想起张岱的“残山剩水”和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让我迷惑自己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四、每次上酒吧,不足半小时就得去找厕所,这与我童年时,一躲迷藏藏得过于好就想小便的感觉,一模一样。这两者肯定有相同之处?譬如说,前者也像捉迷藏,而后者则更像是在人群中(躲得太好我们从未被人找到过)。
最后一点,不知为什么,总觉得酒吧是一间林中小屋,进来的人是山中的雾,它钻过穹窿进来,越聚越多,越聚越多,等到全部收入屋子,里面云雾弥漫,外面却开始晴朗。
前一篇:档案馆楼上的穿雨衣人房间
后一篇:这个世界只有阐释没有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