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826||访村手记(4)

(2025-09-27 22:52:39)
标签:

生活

写实

分类: 雁过留声—朝花夕拾

小南坪以前是一个村,后来与田坝村合并。限于工作纪律,我只能写看得风景和感受。并不能流露更多的信息点。访村手记着眼点是叙述所见之景,回忆当时留下的真实印迹,以呈现我所观望到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

现实世界,整体会是客观的再现。艺术世界则充满着神奇的遐思,带有叙述者自身的主观感受。比如所见之景带有个人化的表达色彩。

美丽的乡愁,是需要找到正确的书写方式。乡村发展,是需要因地制宜。在山间的深处,在山路的那一段,在绕过无数个弯道的尽头,如果不是亲自来过,怎么知道层林叠嶂的地方,还会居住着一群人呢?若干年前,树木茂密挡住外界的尘土,也静悄悄保留着原生态的安静。守护者和开辟者,都是这些本土化的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秦岭深处,漫山遍野都是宝贝,就看能否下功夫。

一家子房屋,多数都是背靠着群山,山林里果木、林木,都是日常生活的保障品。用他们的话来说,山里有好多的宝贝疙瘩。六七月,可以去采摘各种菌类。据说最火爆的是羊肚菌、牛肝菌,还有黄丝菌,凡是手脚灵活、麻利的,几个月就能有几千元的收入。至于果味成熟,的季节,什么五味子,价格更是高,一斤卖到二十多元钱,总有外地的游客采买走。这个吃了,主要开脾胃;秋季捡板栗,听说一天可以捡到200多斤,即便价格在2.5元左右,也能卖出500多元;十月,则是摘枣皮的时节。如今,枣皮的价格不是很高,如将果肉剥开,放在太阳下面晾晒,销售给采购商。这种果子,就是六味地黄丸的原材料。本地持续探索研发,做成了饮料销售,也开发出枣皮切片等,还有山茱萸高档酒。产品类型正在增多,如果能够做成枣皮膏,成批量的销售,做出品牌的话,老百姓的收入可能会增长不少。有的农户,据说光是枣皮,就种植了几百棵,本县的枣皮肉质厚,污染少,享受“山茱萸第一县”的美誉。有的农户早年规划好,在自家的山林大面积摘种枣皮,如今全部都已经挂果了,就能收上千斤。干枣皮的价格如果稳定在30元的位置,也能卖到几万元。

九月雨水较多的缘故,明显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田地里的玉米棒,有的收割了;还有的依然伫立在田地里。其实,本地的居民居住都是以河道为主,房屋都沿着河道修建,大门通常面向着河道位置。炊烟稀薄,许多的居民已经搬到集镇楼房里。但还保留着生活用房。毕竟,自家的菜园地,自家的柴山,自家的果木林,都在这遥远的村上。定时还要返回来,照管一番。

村里,留下的都是上了年龄的老人们。他们,似乎更青睐山林里的土坯房子,觉得四周开阔,门前极为敞亮。菜园地,也能种植时令蔬菜。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出门转转也是比较方便的。一户六十多岁的阿姨就告诉我,住在楼房里面,门紧闭着,说个话都找不到人。平时什么都要花钱。连吃个葱和蔬菜,都能掏钱,觉得开销实在太大。反而是住在村子里,水是免费的,煮饭用的柴木是免费的,平时也散漫舒服。我能理解他们那种生活方式,一辈子节俭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