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3||2023年第10部:突破认知陷阱
(2023-10-03 22:17:01)
标签:
读书思考 |
分类: 精神氧吧—悦读时刻 |
《认知突围》这本书阅读主要是国庆期间。其实,安静下来读书,速度会加快,头脑对核心观点理解变得深刻,也能联系实际做深入分析和反思。
作者是蔡垒磊。扉页中关于他的简介比较醒目,是2017年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他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累计粉丝超过100万。这个数字说明了他的作品传播力和思想影响力。从认知领域去著作论说,与我们当下每个受众都有关。
我对于此书的理解较为浅薄,但书中不乏有震耳发聩的观点。比如要克服周围评论对自我认识的偏差,主动从保护圈、美化圈中走出来,正确地评价自己,从而正确、理智里做出选择和判断。就像邹忌一样,面对不同的夸赞,他还能从各方面找出原因,不认为自己是天下的美男,从而将观点巧妙地传递给主君,这种意识应该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关于亲戚和社交问题。蔡垒磊认为,要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比如关于酒肉朋友的精彩论断,读起来既令人捧腹大笑,又忍不住仔细揣摩。觉得字字在理。你是在用酒肉交往, 那么预留下的只是酒肉瞬间穿肠过,倘若真遇到什么需要帮助的事,那些酒肉朋友或许真的就不见了。
杜绝无效社交和低效社交,是现代社会无非回避的问题。与其到处找圈子,混脸熟,攀关系,还不如主动深钻某个领域,不断提升自我的价值,在某些方面成为独一无二的领军人物。“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才是最大的价值,而金钱是这种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自然有资源慢慢累计。你能帮助到别人,才能形成资源。你帮助不到别人,也就无法拥有相应的资本,包括话语权和举荐权。
在利益方面,他列举了一个事。一位驾车者触犯了交规,缴纳200元的罚款就能解决问题。可偏偏却要到处打电话,找各种人脉去疏通。结果了,最后欠了人情,却要花费2000元钱请相关人士吃饭。这个账一细算,就是亏损。一方面在人脉资源方面损失,一方面是从经济角度损失。当然,如果人脉资源相当强大,或许也不会花费如此周折,但起码是小事一件,自己能解决岂不是更好?
就知恩图报而言,我觉得他的思考更加符合人性的本质和社会学。人不是一个孤独体,而是需要在合作中完成多个任务或者项目。我们有可能会遇到生命中的贵人,就是在某个阶段给你一个好的提升机会,甚至不计较得失、利益之类。对方不需要回报,但对于受惠者而言,必须及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回馈这种帮扶和提携。“这个世上很少有人懂得价值的即时交换的重要性。价值的及时交换就是,你为我做了什么,那我又能及时提供些什么。”
“很多伟大的企业就是专注自身就可以了,在你不断变强的同时,敌人跟不上脚步,自然就不配做你的敌人了,打他干什么呢?”与其在原地生闷气,为各种变化焦虑、烦躁、沮丧,不如埋头走路,为前路精心谋划、历练。抱着如此的态度出发,你的格局和眼界就会开阔。从三年,五年,或者五年角度去审视,你会发现新的机会和挑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