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来了
(2023-08-02 17:10:22)
标签:
生活记录 |
分类: 雁过留声—朝花夕拾 |
八月的天气,佛坪与汉中的差距还是挺大。出去办了些事情,烈日暴晒,汗水如雨下,用手帕不停地擦拭额头和脸颊,感觉脸部被阳光灼烤得火辣辣的。在露天里行走,只有加快步伐,躲避这火热的日光。早晨七点多出发,走得十分匆忙,竟然忘记带遮阳伞,也没有穿防晒服。
这会儿坐在家里,慢慢地敲打文字,吹着凉爽的空调风,觉得室内和室外温度区别还是很大。可是房屋附近的各个建筑工地,机器依然在忙碌地运行中。可以想象这种极端的天气,室外劳动是何等的艰辛,都是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累。
其实,每次从一些工地路过时,只要看到有中年女性的身影,我就有些敬佩之感。她们也有青春无限的时刻,憧憬着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为了支撑起一个家,分担经济负担,丢弃了小梦想,投身到真实的劳作之中,把自己的女性柔软特质全部丢弃,和男子们一同顶着烈日,迎着风雨,冒着寒冷。
看到那些劳作的画面,我会下意识地生发一些莫名的感叹,从而会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偶尔,那些场景还会想起我和老公刚结婚的那段特殊时期,白手起家,购房的时候手头才一万多元,问亲戚借钱,到银行贷款,父母拿出牙缝里的钱资助。几年里,我们是节衣缩食,收入来源有限,只是微薄的工资。换房贷的同时,还要用于照顾宝贝的各种开支,奶粉钱、衣服钱,以及人情份子。其实,每个家庭,都有幸福的时刻。每个家庭,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一路走来,相互的理解和支持尤为重要。儿子渐渐地长大,聪慧有加,就是勤奋不足。
昨天早晨,我还专门出去徒步行走了半个小时。放假期间,时间要充足些,也需要做好一些调整。为了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我形成了早晨和晚间徒步走的习惯。同时,一日三餐变得规律起来,每天尽量在8:50分之前完成早餐。一周左右,都是2个白水煮鸡蛋,外加1盒特仑苏纯牛奶。或者购买茶叶蛋,喝现做的豆浆。补充了高蛋白,营养又健康。
回到家中,儿子还在躺在床上休息中,双眼紧闭,斜着身子,脸部白净,甚是可爱。老公已经起床了。他要去学校临时加班,办理点事务。而我就开始坐在电脑前,编辑工作坊的公众号。假日休息时间,能够连续更新,推出作品,属于严格的自律。尽管有的文章阅读不大,但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地传播思想,分享现有成果,还能有效地取悦自己,我觉得挺有价值的。
其实,看到张翠琴妹妹每日一文,有的点击率也只是有限,可她依然坚持着。再看到刘再平老师的每日一读、每日一题,都会给我力量和感动。不计较任何得失,而是专注于当前的积累和持久的耕耘,我认为这种执着和坚守,必定会走得更远。纯粹的爱好,纯粹的自律,不参照别人,只历练自我。为了内心的意愿,不愿意放弃向上的梦想。
看到宁强的翠琴妹妹去了外地进修,参加公益活动,与志趣相投者开展团建。我略微有些遗憾,错失了去青海省开展高端学术休假的好机会。这是我主动放弃的。整体来说,或许是内心深处有一些困惑,有一些沮丧。也想陪同孩子和先生,与他们享受慢时光。每日做饭,厨艺不佳,尽量试着做。每日清扫房间,每日修建花卉植物,偶尔刷一下短视频。真切的生活气弥漫着。我觉得这种随意、随心的状态也挺好。心,变得轻松而明亮。不需要考虑太多的问题,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写下这些零散的文字,只是记录平淡岁月中的真实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