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BA球赛观后感

(2009-06-03 08:59:13)
标签:

nba季后赛

体育

分类: 轻松一刻—娱乐消遣

NBA球赛观后感

 

最近一个多月,只要时间允许,就会看NBA节后赛,球场上精彩的打拼,让人热血沸腾。巧妙的投篮,惊心动魄的抢断,飞跃而起的扣篮,拔地而起的盖帽,心领神会的传球,都看得我眼花缭乱。观看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欣赏,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篮球在他们手中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华丽的魔术,是上演激情和朝气的平台,是打造英雄和神话的舞台,是一个美妙的拼搏之旅。

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篮球迷,24岁之前,在学校还和同事们经常相约在球场追逐,随着工作性质的改变,那样的豪气和洒脱也渐渐消失了。以前看球赛,偶尔会瞅几眼。以前看CBA,总觉得十分乏味,四月间全程看完了凯尔特人和公牛队的一场比赛后,被凯尔特人的那种永不言败、老而益壮的气魄所深深的打动。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三十老几了,在年轻的公牛队面前还是那样执着和冷静,这种对待比赛的气度和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好像从那天开始,我不知不觉的迷上了NBA比赛。

NBA的赛场上,不但是奇迹发生的地方,也是上演群雄争霸的场所,每个人都在全力投入,展示自己的实力,用小小的篮球传递着人生的激情和追求。每进一个球,球馆里面欢呼一片,球迷们也在享受着投篮的成功感。特别是精彩的空中接力或者突破上篮,都让这种喧闹和热烈来的更加的猛。

我周围的很多朋友都是火箭队的球迷,他们喜欢火箭很大程度来自于姚明,和我一样肤色、一个国度的球星,我看了几场姚明的比赛,我觉得国人对于姚明的崇拜有些过了。他在东西部全明星比赛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这那像国内媒体疯狂宣传的超级明星的作为,仅仅只得了2分,而且移动十分慢,弹跳力也是很强,当然说这样的话有姚明的粉丝会骂我,说我不爱国。我认为:爱国也要理智,也不是这个样子。火箭和湖人的七场拉锯赛,姚明在的三场里,火箭只赢了一场;姚明离开了,大家都说火箭彻底没有戏了,但是火箭却赢了两场。以此可见,姚明的在火箭的核心位置并没有我们国内媒体或者球迷们吹捧的那样厉害。也许,在大家的心目中,姚明的位置并不是凭借他自身的篮球技术而赢得尊重,更多的是对于国家这个概念看的更重一些,不论他是精彩或者失落的,他都是一个英雄,毕竟有中国人在超强的NBA联盟里面打球,露了一下脸,

看了比赛,我总觉得篮球是一个团队项目,任何个人超强力量的都无法挽救球队的命运。比如勒布朗.詹姆斯,所谓的篮球皇帝,一场比赛个人单项得分能够达到49分,但是还是输掉了比赛;大家一致看好的23号对阵24号彻底没有戏了,这可以说是最有力的说服。科比得40几分的时候,湖人还是输掉了比赛。但在有一场,他的个人得分只有20左右,但是湖人却赢了。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无法抵御一个球队的整体之和,篮球运动只有将每个队员的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各自的位置上积极挑战,将个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会笑在最后,赢在最后;曾经看过一则关于篮球巨星乔丹的故事,每当他得分超过40多的时候,他的球队往往会输掉比赛。这个故事的寓意到时很深刻,团体的运动必须借助团队的力量,个人再超级、强大、凶悍、威猛,也抵挡不过一个团队的围攻。看到魔术和骑士的比赛就是最有力的例证,詹姆斯一运球,魔术队34个人包夹、围攻,不是挡住了进攻的路线,就是在他的篮球设置好了埋伏,你只要敢头球,几双大手都会给你出其不意的打击,要么给你一个盖帽,要你让你的篮球在接近篮筐的时候又一次飞走。

媒体的宣传和实际的战局最终有了差异,所谓专家们预定的脚本发生了质的变化,詹姆斯的粉丝们失望的同时,不免希望湖人也会输球,毕竟在他们心目中,科比还是不抵詹姆斯。当然,我不是一个纯粹的球迷,对于篮球的理解毕竟有限。在NBA联盟里面,人人都可能成为英雄,毕竟这是一个充满了挑战,随时都会发生奇迹的地方,给你灿烂光环的同时,也会给你猛烈的惨痛。只要你一个不小心,就会输掉比赛;只要你一个细节没有关注到位,就有可能出局;或者你一个动作,就会失去很多的球迷和支持者。这里即是造梦的地方,也是失梦的地方。

看着NBA的比赛继续着,你的心就会有着希望,虽然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愿,但是精彩纷呈总是每个人愿意看到的。我们的生活需要奇迹,更需要坚持的韧性和永不言败的决心,从这一点来说,我比较欣赏科比,也看好没有走近决赛的凯尔特人,篮球运动不单单是年轻者拼搏的运动,也是勇者的场所。我们球迷,乐意看到赛场上出现的更多未知数和意外惊喜,而不是专家们已经预定的开场和结局,有悬念的发展着,岂不是更丰富的点缀着我们平淡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