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古籍46件
2022-04-27 21:41:22
标签: 历史 文化
布依族古籍46件
安顺市档案馆馆藏布依族古籍,是在2017年到2018年,依托贵州省重点档案抢救保护与开发项目,收集的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这些布依族古文字档案均属于布依族摩经典籍文献,从未正式刊刻出版,只是师徒之间相互传抄,它最早形成于哪朝哪代,已无据考证。但从以下三点,对其“古籍”属性的认定是无可质疑。
一是2009年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并颁布,我省荔波县推荐的《献酒备用》、《解书神庙》等10部布依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布依族古文字被文化部确认,成为我国18种民族古文字之一。
二是安顺市档案馆收藏布依族古籍,印刷包含了大量“古文字”。这些“古文字”就是布依族“土俗字”。
安顺市档案馆现已收集到的布依族摩经典籍,是报摩先生为了让摩经在流传中不至丢失传、不出差错,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的典籍文献;在记录记录过程中,当找不到恰当读音的汉字来作记录符号时,报摩先生就依照“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字六书造字法,自创了布依族“土俗字”,也叫“方块字”。由于语境不同,其中汉字所代表的语义与它在汉语中的含义也完全不同。基于此意,这些共同用来记录摩经的汉字符号和自创的“土俗字”都属于布依方块古文字。
三是安顺市档案馆收藏布依族古籍,可凭相应视频帮助识读。这些视频是布依族现存为数不多、代代口耳相传的“摩师”对一定仪式上对古籍的诵唱。
布依族古文字档案是布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主要运用于一定祭祀和节庆仪式的经文,它包含了大量布依族古文字,是研究布依族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档案载体;它广泛运用了赋、比、兴等文学修辞手法,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韵体文学样式,具有较高的雅俗共赏的语言文学价值;对于研究布依族爱护自然、睦邻友好、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敬畏生命、诚实守信、图腾崇拜等民族心理、伦理道德、文化意识特征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一组古老的、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史料,是布依族历史文化底蕴的载体,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今天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社会推动作用。
安顺市档案馆馆藏布依族古籍共有300多件,但比较典型的是有“文字+诵唱视频”的46件。
布依族古籍46件
布依族古籍46件
安顺市档案馆馆藏布依族古籍,是在2017年到2018年,依托贵州省重点档案抢救保护与开发项目,收集的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这些布依族古文字档案均属于布依族摩经典籍文献,从未正式刊刻出版,只是师徒之间相互传抄,它最早形成于哪朝哪代,已无据考证。但从以下三点,对其“古籍”属性的认定是无可质疑。
一是2009年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并颁布,我省荔波县推荐的《献酒备用》、《解书神庙》等10部布依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布依族古文字被文化部确认,成为我国18种民族古文字之一。
二是安顺市档案馆收藏布依族古籍,印刷包含了大量“古文字”。这些“古文字”就是布依族“土俗字”。
安顺市档案馆现已收集到的布依族摩经典籍,是报摩先生为了让摩经在流传中不至丢失传、不出差错,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的典籍文献;在记录记录过程中,当找不到恰当读音的汉字来作记录符号时,报摩先生就依照“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字六书造字法,自创了布依族“土俗字”,也叫“方块字”。由于语境不同,其中汉字所代表的语义与它在汉语中的含义也完全不同。基于此意,这些共同用来记录摩经的汉字符号和自创的“土俗字”都属于布依方块古文字。
三是安顺市档案馆收藏布依族古籍,可凭相应视频帮助识读。这些视频是布依族现存为数不多、代代口耳相传的“摩师”对一定仪式上对古籍的诵唱。
布依族古文字档案是布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主要运用于一定祭祀和节庆仪式的经文,它包含了大量布依族古文字,是研究布依族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档案载体;它广泛运用了赋、比、兴等文学修辞手法,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韵体文学样式,具有较高的雅俗共赏的语言文学价值;对于研究布依族爱护自然、睦邻友好、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敬畏生命、诚实守信、图腾崇拜等民族心理、伦理道德、文化意识特征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一组古老的、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史料,是布依族历史文化底蕴的载体,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今天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社会推动作用。
安顺市档案馆馆藏布依族古籍共有300多件,但比较典型的是有“文字+诵唱视频”的4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