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轻观众谑笑《雷雨》打了谁的脸?

(2014-07-27 17:47:34)
标签:

杂谈

本月二十二日人艺演出经典的剧目《雷雨》的公益场,观众多为大中学生。学生们在整场演出中不断笑场。令人艺艺术家们大为气愤。这确实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在把文化全盘推进市场进行全盘产业化以后,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庸俗化高度娱乐化已经成了一个无法逆转的潮流,已经把一代人的文化审美趣味极度矮化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内在精神层面的空虚和苍白,低俗化倾向同样在不可逆转中。这潮流反过来必将促使一些艺术家们为满足这一代观众的需求能挣到人们的票房钱去制造更多的庸俗商业产品。使更多的年轻人认为,艺术就是在娱乐,就是只要开心就好。怎么开心都无所谓。这种恶性循环已经形成。人艺艺术家受冲击仅仅是个中一例罢了。现在的确要考虑一下了:十年八年后,中国还会不会有严肃艺术和高尚文化产品的立足之地了?零零后以后的观众进影院戏院打开电视机,除了《分手大师》《小时代》《爸爸你┅┅》等性质的东西以外,他们还能接受别的什么?这一切后果和当下文化领域实行的政策和方针到底有多大的关系?我们应不应该开始反思,文化体制改革改到以票房为主要追求目标、让十五六岁的孩子抱着爆米花在无聊中寻开心之日,是不是已经说明这是文化堕落之时了?中国年轻观众开始谑笑《雷雨》之时,是不是也足以说明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出了大毛病了?!!我说这些是在哗众取宠吗?我要反省吗?我真的老了吗?中国需要不需要喊一声:快救救我们的电影我们的话剧,救救我们的艺术家,救救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