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老走了.当中国作协的一位工作同志从电话里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呆住了.震惊了.是的,我和无数热爱巴老的人一样,早就知道他老人家身体非常不好,久久地一直处于弥留状态.我们跟他一样痛苦地看着他为了中国的文学,为了我们而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知道,上帝总有一天会把他召回去的.但这样的恶耗传来时,我还是惊住了.巴老走了,中国的一个文学时代也跟着走了.但是,由巴老所张扬的那种文学精神也会跟着一起消亡吗?几十年前,由鲁迅茅盾巴金等先驱主张文学要作用于人类,为社会为世界为时代的进步而创作,铸造了中国进步的文学传统,张扬了从屈原开创的那种把文心付于自己的民族和祖国的文学精神,在焚烧自己中升腾起时代的希望和社会的明知.所有这一切,都标明,中国今天的进步,是融入了这些文学巨匠们的血肉的.他们的文学生涯是实践了那一句千古绝唱的:"用我们的血肉铸造我们新的长城."但他们走了.今天那个阵营中最后一位骁将也别我们而去.他将带走什么?由此而失去的,应该说是无法弥补的.但我们还活着.我们将继续地活着.一代代的文学人,将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文学.在那"更加辉煌文学"中,还能让一代一代人感到我们这些文学人确确实实还是和他们心贴着心地在共谋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未来吗?
巴老的死,要求我们回答这个催问.
我们正在回答.
我们将继续回答.
我们不能不回答.
这种由一代代先驱所创建起来的进步的文学传统必将在新的生存中越发完美越发深入人心.
巴老的作品也许会有过时的时候,但我想他和他那一辈文学巨匠们倡导的文学精神,他们为文学为时代进步所做出的努力,将永远为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铭记.
他用自己的死,留下了一笔不容后人稍有轻忽,也无法回避的的精神财富.
但他毕竟还是走了......
......
前一篇:一百种理论不如一份良心
后一篇:这件事必须加以更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