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记者闵云霄
记者闵云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62
  • 关注人气:4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村干部地震灾区的含泪救援

(2008-06-17 13:34:43)
标签:

情感

地震

汶川

绿丝带

救援

  一个村干部在地震灾区的支援日记

 

口述:韩 燕 记录:闵云霄

 

  31岁的韩燕是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合朋村委会工作人员。地震发生时,她正在贵阳。“我决定丢下孩子和家人,先去支援灾区”,这样的想法让他在17日上路,到四川安县晓坝,同行的人都止步了,他却继续在路上。当起了医务救援人员“编外铁军”。近日,她向记者讲述她的志愿者经历时,依然多次落泪。
           

志愿者档案
  ●姓名:韩 燕
  ●性别:女
  ●年龄:31岁
  ●籍贯: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合朋村委会
  ●专业:护理

 

2008.5.18       阴有小雨

 

            急切从贵阳出发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震后,身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国家职业护理人员的我,在这危情时刻到底需要我做些什么?5月13日一早我就打电话到贵州省红十字会,主动要求加入医疗志愿者行列;接着又在单位(花溪区石板镇合朋村委会)宣传四川地震灾情,动员大家报名参加无偿献血……

  昨天在四川台得知大地震已经造成数万人员伤亡,而且现灾区急需大量医疗护理人员的消息后,我再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立即致电四川省团委联系要求加入抗震救灾医疗志愿队伍,并得到了四川省团委的许可。

  今天上午,经过紧张的定机票、简单准备药品、食品、衣物后,下午3点半同事送我到贵阳龙洞堡机场待机,准备乘4点40分航班至成都。可机场不断传来因成都双流机场空运救灾物资实行航空管制,航班延误需就地待机的消息。漫长的待机过程中,我的眼前不断涌现出一幅幅电视上灾区情景的画面,悲痛、焦急、担心灾区人民安危的心情占满了我的整个大脑。到了晚上9点50分,飞机终于起航,11点到达成都。

  到了成都市红十字会,已是11点半,全国各地蜂拥而来志愿者挤得水泄不通,大家有序的自发搬运各种物资、药品;前台接待处的志愿者,已经汗流满面、声音嘶哑,可还是微笑着耐心解答每一个打进来的咨询电话。报名登记后,我将带来的医疗器械捐给了红会,并坐到前台协助大家分类登记……凌晨3点过,看到疲惫不堪的志愿者们逐渐散去,我们的工作也暂告一段落,在四川交大志愿者庞豪的建议下,我暂回酒店休息。

 

2008.5.19                 

 

          “绿丝带”串起的爱心

 

  起了个大早,8点半到了红十字会。不断有各个灾区来人要求医护志愿者到一、二线救治站工作,如:都江堰、安县、青川、汉旺等受灾地区都急需医疗护理人员。中午,在红会的安排下,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志愿者一行15人临时组团,急赴重灾区安县晓坝救治站。

  2点25分,我们乘坐成都志愿者组成的私家车队,车子还未驶离市区,手戴小白花的司机听着车内收音机广播,将车停在公路旁,我们也一起下车,站在车门边;2点28分——大家面对汶川方向随广播致词集体默哀,悼念5.12地震死者。此时,我感觉到时间已经停留,整个街上行人止步,公路上行使车辆就地停止鸣笛,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我在心里默念:安息吧,废墟下冰冷的人们!我们一定会竭力救治伤者,让他们幸福活下去!

  下午5点到达安县晓坝救治站。我们与之前的医疗队交接后,在帐篷内召开了简短的工作部署会议;团队会议决定:由来自广东佛山市二医的骨科主任叶茂老师任本站站长;来自成都的蔡加林老师任医师主管;我担任护士长。想到大家对我的信任,听到大家齐声高呼:“生命高于一切!大爱无疆!我们和灾区人民在一起!”——我的心灵震撼了:我为能参加到抗震救灾医疗队伍而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绿丝带”:一个体现了贵州人民众志成城抗凝精神的团结、互助、友爱标志,我也将它带入了我们的救治团队,并且给大家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抗凝故事,队员都非常自豪地将“绿丝带”系到自己的左手腕上。

散会后,大家未顾及吃晚饭就开始巡查灾民临时安置点情况。因为前几天晓坝一直没有电,救治站内还显得比较杂乱;到傍晚时分电路全面接通,灾篷里亮光让大家顿觉温煦。经过协力整理、分区、分类,我们这个灾区医疗站已初具规范,看到充足的各种药品和较为整洁的治疗室,我感到满足而欣慰。接待诊治部分伤员以后,在救灾帐篷里我们吃了“迟到”的晚餐——方便面+榨菜,不过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饭后,我一边教大家编织输液瓶兜,一边安排着我们护理工作。凌晨3点半,拖着一身疲惫,在帐篷里我渐入梦乡。

 

2008.5.20              

 

       余震发生,差点跌倒

 

  早上六点起床,没有水大家用自带湿巾草草擦了擦脸,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治疗中。10点过,我正在给一位腿部受伤的灾民换药,突然感到脚下晃动起来,手里拿着的纱布差点掉到地上。“发生余震了!”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就在此时,换药的伤者用一双有力的手握住了我的臂膀,“快扶住桌子!没事的!”

  我从他的双眼里看到了一种难以表达的眼神。“谢谢,要不是你及时搀住我,我可能会跌倒的。”“不用谢,你们是来帮助我们的,应该我们谢谢你才对,呵呵!”小伙子笑说着用手摸了摸后脑勺,脸上写满了诚挚。

  换完药,小伙子没走。“还有什么事吗?”我问他,他低头笑着腼腆地说:“没有,我只是想在这里看看有什么我能帮忙的”,“你的脚伤都还没好,回帐篷休息吧!”我关切的说,“我在帐篷里闲不住,这点伤没事的”小伙子诚恳的回答,这时他扭头看到我们的志愿者东方正在药房吃力的搬运一箱注射液,他便立即转身迎上前去接住药箱,和东方一起忙碌起来。

  病人非常多,大家都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到晚上十点,蔡医生大致统计了一下今天的诊治情况:接诊2000余人次,清创换药、治疗都在50人次以上。顾不上休息,叶老师他们又拿着记录单去各个帐篷巡查疫情。

 

2008.5.21             

 

         灾民自发排队搬运砖块

 

  来晓坝已是第三天,这个点安置了5000余人,点内物资很充足、人心安定,每天都有多次听到广播在叫大家到物资发放处领取食品、矿泉水、新衣服等。小孩子们大多都很高兴,脸上挂满了天真灿烂的笑容,因为在这里他们每天都可以领到全国捐赠来的各种牛奶、面包、饼干还有八宝粥……当地社会秩序稳定,治安良好,发放物资也很有序。下午看见有车子运了许多砖块进来,灾民们都自发的在路边排队搬运砖块,问到老乡他们才说这些砖块是用来搭建水池的。还有部分群众自发组成当地志愿者队伍,协助物资发放,清理垃圾,搬运药品……

  每天都有同事、朋友、家人打电话给我,大家在关心我的同时更加牵挂着灾区人民的安危:“现在灾区情况怎么样?灾民们都吃得饱、穿得暖不?有没地方住?小孩读书安排了没?”对这些问题我都向大家作了如实的回答。今天下午我还意外地接到了石板镇政府及镇党委领导打来的电话,他们详细询问了我在晓坝的情况,叮嘱我注意自身的安全,并说了许多鼓励我的话,让我转达大家对灾区人民的问候。

  是啊,在大灾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体现出团结、互助、博爱的精神与行动!人性是多么的淳朴、善良与高尚啊!

 

2008.5.22               

 

          噙满泪水给小孩打

 

  下午3点,我们接治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他叫李平,8岁男孩。在这次地震中他失去了父母,房子也震成了一堆瓦砾;家中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小弟弟,因为感冒发烧爷爷带他来救治站治疗。小李平十分乖巧勇敢,体温高热39.5度,小脸烧得红彤彤的,看上去精神不太好;但他打针时非常配合我们的治疗;过后我问他:“小朋友,阿姨打针痛不痛?”“不痛!”小李平摇着头说道,“哦,你真是个非常勇敢的小朋友!打针也不哭。来,阿姨奖励你两包奶粉!”说着我从药房取出两包奶粉交到他手里,小李平暗然地接过奶粉转身交给了爷爷。

  看着他脸上木然的表情,就知道他一定是想爸爸妈妈了,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他还这么小,老天怎会如此不公,让他承受这切肤之痛呢?!正想着,我低头看见李平的小手上指甲长长了,甲缝里沾满了黑黑的泥土,我拿起指甲剪把他抱到腿上,认真细致地给小李平剪指甲。这时,李爷爷突然递给我一包奶粉,“护长,这包你拿回去吧,我有一包就够了。”听到李爷爷朴实的话语,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你还是拿着吧,一包给李平,一包给家里的小弟弟吃。”我说着用手将这包奶粉推给大爷。“不用了,他两兄弟吃一包就可以了,你还是把这包拿给其他娃娃吧!”我此时已被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都很可怜、很悲惨了,可还惦念着其他受灾的人。人性的善良淳朴在这里真的显得无比伟大!

  接着,我又给一位来自茶坪乡的老大娘处理脸上的伤口。这次地震也给茶坪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听大娘说,公路被山体滑坡切断了,儿子连背带拖和大娘翻了五座山,走了十多小时,前天才来到这里的。大娘脸上的伤口有一寸多长深至颧骨,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感染很厉害,我尽量小心地轻轻处理并重新缝合伤口,大娘微闭着眼的脸上始终挂着安详的神态。

  将近5点的时候,叶主任通知大家:一会山西治疗队将来本站接班,我们于今晚回成都休整,明天按红会的调遣大家可能要到重灾的茂县,请做好准备。

  晚上10点,我们队返回成都。在成都市内转乘出租车时遇到了好师傅,当他听说我们是才从灾区返回的医疗志愿者,就怎么也不肯收车费,还诚挚地说:“你们是来帮助我们四川人民的,谢谢你们!”

 

2008.5.23             

 

早上叶主任给我打来电话,说红会通知山西治疗队因故于今早撤离晓坝救治站,要求我们立即返回。

中午,我们队再次到达晓坝救治站。

           

2008.5.24           

 

        “同事”离开 其实灾民更需要我们

 

  昨天我们队的护士朱玲因回家无法及时赶到成都与大家一起去晓坝,就介绍了另一位姓王的成都护理志愿者随我们前往。王姐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刚退休心电图护士,昨天到救治站她放下背包,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相机找工作人员给她照相,救治站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她“身影”,她的这种做法严重扰乱了站内的工作次序,但我当时觉得王姐也是个热心的志愿者又是个长者,不便指责,只善意的提醒她:这里是灾区,我们是来为灾民服务的。

  王姐没理我,穿着白大褂走出治疗站,整个下午踪影全无。今早王姐起来后又穿着白大褂出去选景拍照,直到中午才回来,刚吃完饭她就向大家宣布:“我好象生病了,一会就回成都。”没半小时,王姐跟上回成都的顺风车,一溜烟似的走了。我不禁黯然默念:王姐一路顺风!

 

 

2008.5.25                                     

 

         再临余震 跌倒后又爬起

 

     我和大家都感受了发生在下午4时20分的6.4级强烈余震,因为上午治疗的病人很多非常忙碌,当时我刚到帐篷里准备休息一下,晚上好值夜班。突然感到地面强烈的摇晃起来,我无法站稳一下跌倒在地,可想到治疗室里有许多药品和器械都是放在桌上的,这么大的余震一定会摔坏,得赶紧去收拾。我定了定神,爬起后快步走出帐篷,

  到治疗室门口余震停了,看到满屋杂乱不堪,我立马召集大家和我一起清理治疗室和药房。人多力量大,不一会我们的治疗室和药房就恢复如初。

  今天还发生了一件让大家很高兴的事——中午镇里的领导给我们送来了大米和面粉一起煮的粥,并告诉我们从今天起就有集体米饭和菜供应了。看到儿童、老人和妇女排前面,青年男子们都自觉的往后站,老乡们互相谦让着排队打饭,内心无比欣慰!

 

 

 

2008.5.26            

 

           身体不适再坚持

 

  几天来,天气很热,帐篷内治疗室的温度都在35度以上,每天都有正在治疗的患者中暑。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也感觉很难受:头晕、想吐、白大褂的背上全被汗水浸湿了;可看到治疗室的病人很多,自己怎么能休息呢?“咬咬牙,挺一会就好!”我在心里给自己鼓劲,继续坚持工作,但没多久同事们好象看出了我的不适,小詹使劲把我拖到门口的座位上休息。不一会儿,叶老师拿来两台电风扇放在我们治疗室,还特意叮嘱我这是老乡从废墟里抢出来的,一定要爱护使用,过两天再还他们。

  下午,灾民彭姐到站里来,说安置点有处集中用水区来水了,就一再要求给我们洗衣服,大家都领了彭姐的好意,可还是没让她洗;走时她还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老乡们真好!

 

 

2008.5.27                阴雨

 

         小战士说了句“有些不舒服”就倒下

 

  通过几天的治疗,患者们的病情都有了很大好转,许多也基本痊愈了。一早,许多小孩跑到我们这里来告别,兴奋地说他们明天就要离开晓坝去昆明读书了。我们都替孩子们感到高兴——愿灾区的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几天来,就诊的解放军战士一日比一日多,连日高强度救灾,体力严重透支,身体免疫力骤降;让不少战士病倒了。下午,一位来自重庆的二十岁小战士在输液时对我说了句“我有些不舒服”后就倒下了,脸色煞白,“低血糖晕厥”!我一个箭步冲过去用右手扶住他并挪到凳子上放平,左手迅速地将输液器关了,一边不停地叫他,一边用左手拇指掐住他人中穴,并吩咐叫朱玲的护士敲了两支“高渗葡萄糖”给我喂进战士的口中,看着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慢慢睁开的双眼,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过了一会儿,我问他“好些了没有?”他说:“没事,我好多了。”一个小时后,他走了,走时我特意各拿了两大袋“五维葡萄糖”和“板蓝根冲剂”让小战士带到营地去;并叮嘱他发给其他战士,让大家每天早上各冲一包喝……好样的,小伙子!好样的,中国军人!——你们真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明天就要离开晓坝治疗站,可我心里还老放不下这里的“老乡”们,愿他们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