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有的先锋都是狗屎

(2008-05-06 18:13:15)
标签:

文化

文本方式向话语姿态的转移————与朋友的辩论 
 

李贵明;你的诗歌语言和谐,丰富。但是缺少先锋诗歌直指本真的理性光芒。

闵云霄:看来你对先锋的理解和我不一样,当然我写东西是不追求所谓的先锋,本人曾经说过,先锋这个词语已经恶臭,已经由一种文本意识转移到话语姿态,被一些人拿给自己贴标签。
我个人的理解是,先锋是一种破坏性的建设。一种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背叛。而不仅仅是“直指本真的理性光芒“。

李贵明 :
对于先锋诗歌,中国诗坛一直都认为是“非诗”但是先锋诗歌以自身的存在证明了世界的存在。你说的:“先锋诗歌是一种破坏性的建设”我基本同意,但是我认为更为确切的定位应该是:“破坏之后的重建。”它打破了传统诗歌过分追求意境甚至无病呻吟的现象。
但是我不同意你说的:“先锋诗歌是一种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背叛”这是对先锋诗歌极为歪曲的理解。


闵云霄 
破坏性的建设不是我的原创。我的诗友说:破坏就是建设。和你说的“破坏之后的重建。”基本一致,仅仅你没把之延伸。
我说“先锋诗歌是一种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背叛”里中的理由是这样的:
首先文化主要体现的是我们现有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所有的文化。传统的范畴也很广泛,比如传统道德,传统思维等等。历史呢就不用说了。
我觉得谈论先锋必须有几个前提,那就是先锋也有多层面的意思。姿态的先锋话语的先锋思想的先锋。“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背叛”是一种姿态意识,话语解构层面的。
我觉得,你把先锋的范畴缩小了。觉得先锋就是思想的匕首。所以得出“直指本真的理性光芒”的结论。

李贵明 :
你所说的“姿态的先锋”可以不谈,我们所说的只是先锋诗歌。先锋诗歌本身就是存在世界的的体现者,就是对现实存在(也就是将来的历史)的真实体现。如果说体现存在和黑暗就是背叛历史,那就是对先锋诗歌的诬陷和对现实世界的强奸。
什么是传统?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道德?这些都是相对的东西,中国五千年文化、孔孟之道、如今还剩多少?即使还有存在,到底还剩下多少?还能够坚持多久?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中国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文化观念。先锋诗歌只是表现了目前的存在。“先锋的语言”只是一个载体或者工具,而真正的主体是“先锋的思想”。


nuol的发言:关于先锋诗歌带来的诗歌革命,对于我,最早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本由安徽诗人们创办的《诗歌报》带来的。所谓先锋,就是对既有诗歌形式与内容的突破甚至是颠覆。关于这个命题的讨论,我来做个不太贴切并且是平庸的比喻,那就好比音乐中摇滚乐之于整个音乐界的冲击。
音乐也好,诗歌也好,发展到现在,依然是百花齐放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各的精彩。
这个时代,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必要来探讨流派和类型。从我个人的角度,只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从诗歌的角度,也只有让人喜欢的和让人不喜欢的。
诗歌的精神在于振奋和洗涤灵魂,好的辞藻、好的结构、好的意境、好的思想。


闵云霄:这样的观点我很同意:所谓先锋,就是对既有诗歌形式与内容的突破甚至是颠覆。

我本无心的发言:
我个人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先锋诗人,而我理解的先锋人物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他们在边缘徘徊着,他们是孤独的,他们又敏感的神经,感触着这个世界,他们用不同艺术手段,表达着自己的思想,他们用最独特的方式释放着自己内心的呐喊。他们大多不被同时代的人所接受,他们总是有点那么土——我说的土是他们从不作态从不追赶所谓的潮流。正因为他们难以和同时的人沟通,所以总是显得有一些怪诞。而伪先锋们和他们最大的区别是语言空泛缺乏思想。而今伪先锋泛滥成灾,已经到了只要打上先锋标签,你就不得不在他们面前沉默。因为他们会说,你他/妈/的,还想饿死一个大师,一个天才吗?事实上从历史上来看,真正的先锋人物屈指可数。
关于中国先锋诗歌,事实上跟中国的传统诗人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那就是中国最伟大的前沿先锋诗人于坚生活在中国最偏僻的城市云南昆明。而有很长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传统诗歌都将把它划为另类非诗。而他是存在的,他就是存在之舌。同意你所说的“标签”话题。这是一个流行标签的时代,即使在诗歌世界里。


闵云霄:

于坚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你用“伟大”来形容于坚,是要被别人笑话的,都是自己家弟兄,我提醒你一下,在这个论坛说没关系,如果说出去,对你影响不好。
先锋是边缘的。就按你说的先锋是直抵真理的光芒来推论,也很成立,因为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所以肯定是“不合群”的小部分,由此注定了其边缘位置。

 

李贵明:

对于热爱大地的人们而言,于坚当然是伟大的。当然,于坚因为体现了一些存在和黑暗,受到很多人的批判。于坚对世界、对自然怀有的敬畏与感激之心,恰巧就是许多人所不具备的。很多人认为,于坚打破了传统,是远离和背叛的行为。其实,于坚只是转过身,拣起了“存在”。
至于说不说出去的话题,我根本不怕什么影响,因为我认识于坚、也了解于坚。做为一个诗人,就是要坚持体现存在。
什么是边缘?诗歌世界根本没有边缘。

 


闵云霄:我说的先锋的姿态等等,也是在诗歌(文化)的范畴下讨论的,我发现你没认真看我说的话。“体现存在和黑暗”不是背叛历史啊,我没有这样的观点。但是“体现存在和黑暗”仅仅是先锋的指向之一。

我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先锋是一个变量,不是标量。在货敬之艾青等人时代,黄翔等人是先锋,在舒婷北岛等人登场火红后,写《大雁塔》的杨炼欧阳江和等人是先锋,接着,于坚韩东又占领了他们的上风,从而成了先锋。接着,下半身诗又开始了新的“先锋”。

当然这仅仅是形式流变上的先锋。但是无论怎么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背叛。彻底打破旧的话语体系,破坏中进行新的价值建构。当然也有直抵真理的光芒。所以我觉得我和你说的不矛盾。我们没有更多质的差异,仅仅外壳的大小不一而已(也就回到我说的延伸的问题上)。请参考。

李贵明:
你所说的这个问题,可以在主题最后一节中找到答案。如果你坚持认为“重建就是破坏,和背叛。”那么,请问:“诞生是死亡吗?”

闵云霄:
这个问题不完全可以类比。但是
诞生有时候是死亡.
或者说诞生了死亡。


李贵明:这个问题太广义。
光以人类有机身体而言,死亡就是死亡。
以灵魂而言,有不死之说。不过,对你的:“诞生了死亡”这个句话,倒还觉得有点新意。

 

闵云霄:哈哈,你一直都没认真去体会我说的话哦。

我本无心: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好,如果从历史看确实我们很难分清什么是真正的先锋,什么只是孤僻的行路人,他们之间在一段时期内是相当相似的,就我的理解,如果这个孤独的行者在走过漫漫之路后,仍有跟随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不可以说他是个先锋人物,如果一个人在他的漫漫行程里,从没有跟随者没有赏识者,那么他是不是先锋人物就得由历史来评定了。

 


签名:  我不在中国,在唐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