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纪实 |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车祸导致意外死亡的事件不少,但纳雍至水城的客运线路的这起重大交通事故,让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这条“中国最烂的收费路”除路权属于公路局外,公路的管理、养护和收费等完全由一家公司负责操作。它还能“承载多少问题”?人们的再度陷入沉思。
一次重大交通事故凸现“水纳路”困局
□记者 闵云霄
“中巴连续打了两个滚”
“太吓人了,中巴连续打了两个滚才停下来!”回想起事故的发生,货车司机刘友海仍心有余悸。他说,这辆中巴车正驶上坡,但不知何故,车身左拐,先后撞毁两个路桩,然后冲出路障、翻下悬崖。
据报道,重庆一公司10名员工目睹了惨状。当时他们开着两辆轿车,从六盘水行往毕节,准备返回重庆。“而百米高的悬崖,一路散落着乘客的行李,树枝和草上,血迹斑斑。谷底的乱石中横躺着翻下的中巴车,车底传出伤者的呻吟声”。
7月4日中午,事故发生后,他们立即停车,同时拦停对面方向驶来的一辆警车,“随后,3辆车上的13名汉子马上组成一支救援队,下到谷底展开救援工作”,一位叫明在碧的员工说。
与此同时,六盘水市120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随后,市人民医院3辆装备齐全的“120”救护车载着3组急救人员,火速赶往向事故发生地。
一部分伤员在其他人员的帮助下被送上救护车。很快,市医院第二救护队4辆救护车又载着3个救护队和一个专家组赶到,组织抢救。
由于坡陡路险,救援工作十分困难,第一个伤员被送上公路时已是下午3点左右。为了最大限度的抢救伤员生命,5名伤员被分次接回医院,进行更好的救治。5日凌晨,又一位重危伤员从老鹰山医院转到市医院。
伤员接回医院后,医院调动全体力量,全力以赴抢救伤病员。其中2名伤员分别在当晚10时和5日凌晨4时完成手术。抢救小组成员一直到5日凌晨3点以后才陆续离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伤者中,又有4人陆续死亡。
7月10日,记者看到,出事客车依旧还在出事现场,车身已变形。在六盘水市医院收治的伤员中,仍有数名伤员病情十分危重。其中一名为脑挫裂伤、脑干损伤、肝破裂,现仍处于昏迷状态;另一名分别为肝破裂、肠破裂并后腹膜血肿,几名伤员均骨折、皮肤裂伤。
据了解,该营运中巴车属毕节地区运输公司纳雍分公司。在事故现场,交警发现了这辆肇事车的车底钢板。交警分析,这辆车在行驶过程中钢板可能意外断裂,驾驶员来不及采取应急措施,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公司运营成就“阴阳路”
事实上,早在事故发生的6月初,就有呼声称,纳水路(纳雍至水城纳雍段)实在烂得不行,是“中国最烂的收费路”、“孤儿路”、“三不管”道路。随后,有记者开轿车进行体验,41公里的路程,一共走了4小时,媒体的报道让社会一片哗然。
记者7月10日,乘坐客车从纳雍至水城的行程中看到,所有行进中的车辆都在“蠕动”,排成一条长龙,喇叭声和司乘人员的咒骂声此起彼伏。
在纳雍县阳长镇附近,客车停下来加水,记者下车了解道路管护情况,周围民众纷纷涌上来。村民何家荣对记者说:“恼火得很!有人向交通部门多次反映也没用。”
沿路向前,两三个正对路面的大坑进行填补的工人映入记者眼帘。“这条路早已没人管。”一位长期从纳雍跑水城的车主告诉记者,“准确说,少说有三个月没人来维护过!”
家住鬃岭镇的一位女教师说起这条路更是苦不堪言,她说她每天坐车“摇摇摆摆”进学校,“光辉形象”上讲台,“风尘仆仆”回家里。
而车行驶到纳雍与水城相邻交界处一个叫丰家丫口的地方,路面变得更加凸凹不平,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一尺多深的积水,长长的运煤车队,满载原煤颤悠悠的行驶在山道上。“一不小心,这些车子就要侧翻在地”,客车司机如此说。
行至水城境内,道路才渐渐平坦。毕节地区管辖的纳雍路段路凸凹不平,六盘水管辖的水城路段为何相对平坦?有司机美其名曰:“阴阳路!”
原来,整条路都属307省道,同是清(镇)水(城)公路的一段。毕节地区公路局局长丁昭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纳水路纳雍段原系该局管理养护,2000年,纳雍县政府招商引资引进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进行投资,该公司获得这一路段的经营权后,向银行贷款6300万,利用财政局国债转债资金3000万改造,2004年1月开始在该路收取过路费。除路权属于公路局,公路的管理、养护和收费等完全由该公司负责。直到2024年。
但是还没有坚持到两年,该路段开始凸凹不平,过往司机怨声载道,收费不得不终止。是什么导致纳水路收费困难呢?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上报给公路局的一份文件认为,一是无执法权。这段路是收费还贷公路,当时上级部门批准的是“行政事业性收费”,而公司作为企业,在执行事业性收费过程中不是执法主体,不能依法行政,造成公路管理主动权缺位。另外,该路段的公路产权属于公路局,按规定公路沿线的加水点、修车点和公路超限(载)治理由公路局负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工作或缺位、或执法不力,路上加水点多达30多个,超载现象十分普遍,最严重的车货总重达50—80吨,是公路承载量的几倍,导致公路损毁严重,必须提前大修。但是由于超限费返还不及时,2004年及2005年的费用没有落实,资金调剂难到位,收费提取的养护投入,成了养人的投入,导致公路路况较差。
该文件还说,路况影响收费,2005年4月以来,过往车辆以“公路太烂”为借口,拒交、少交和逃交通行费,收费从每天2—3万元下降到6—7千元左右,海子收费站甚至从原来每天近2万元降到每天3千元左右,最后发展到了无法收。
丁昭平认为,该路破烂和失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路的基础薄弱,二是该公司管理手段弱,三是超载现象特别严重。该路段是纳雍电厂的运煤通道,公路沿线都往火电厂运煤。公路局在进行治理时,受到了电厂和有关部门的重重阻力,到了2005年6月份,基本停止了治超工作,才停止半年,路就坏得一塌糊涂。
还能承载多少“问题”?
有媒体获悉,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成立于1992年,原为毕节地区交通局的下属公司(2003年脱离该局),主要从事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注册资本130万。从1998年开始,到2004年投资改建(修建)了近两百公里收费公路。
1998年,金沙电厂建成,金沙县决定招商引资修建运煤通道。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成为当时的投资商,贷款开始修建金沙电厂到新化路段,修成后收取过路费作为投资补偿。企业贷款修建公路,当时在我省属于新生事物。
纳雍电厂和黔西电厂立项上马后,两地县委政府同样找到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政府和该公司签订开发建设协议后,甚至在相关手续没有完备的情况下,先后开工建设纳雍到阳场(纳水路纳雍段)、黔西野普、大方白石厂至凤山等线公路。
两年的运行后,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收不到过路费,欲放弃对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但因为债务问题让该路段成了“烫手山芋”。毕节地区公路局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该公司还有9000多万元的贷款,如果接管,一亿多元的债务无法落实。纳雍县政府同样无可奈何。
随后,该公路的初步治理方案已经出台。其初步整治方案是:毕节地区公路局接管该公路,代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养护、管理,代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收取过路费。计划重新贷款投入3000万对该路进行大修改造。对于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的前期债务以及新贷款的3000万元,总共将是1亿多元。地区公路局接管该公路后,代该公司收取车辆通行费用,在收取的通行费用中扣除养护成本,再把剩下的钱交由该公司还贷,其中将优先偿还新贷的3000万贷款。
“其实,这方案早在2006年7月13日就探讨过,由于种种原因,拖到最近才重新启动”。最近,毕节地区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到省交通厅汇报对该路的整治,原则上同意2006年7月协商的方案。
实际上,毕节地区公路工程公司在公路的修建和收费过程中,是以企业的身份出现的,但是按照国务院2004年第417号令《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行政事业性的收费是事业单位性质,该公司不可能行使事业单位的职权,各种矛盾和弊端凸显。
“路权和经营权分裂后,各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公司也因为抵御风险能力差,不能形成良性机制保证公路建设均衡发展。以毕节地区的这些收费公路现状看,不是不可以通过市场化操作解决问题,关键是解决路权和养护权、经营权的关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其民认为,“其中一个解决办法是,公司进行投资后,公路的收费和养护还是由具有行政执法主体的公路部门负责,公司直接从公路部门收取的过路费中提取相关补偿费用,这样既保证了执法和管理的规范,又维护了公司的利益”。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流浪”后的6月19日,该公司和毕节地区公路局签订完移交协议后,纳水路纳雍段已经移交给了毕节地区公路局。同时,以前分拨给他们的30多个养护工人也一同返回了毕节地区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