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 |
经过对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情况”为期一周的专项视察后,10月中旬,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与市建设、房管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视察情况汇总。视察发现:近几年,贵阳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中的第一问题是,目前贵阳市经适房购买对象的家庭年收入标准划定在7万元以下,但2006年贵阳市城镇家庭年均收入约3.5万元。按照这个标准,全市绝大部分市民均符合经适房申购条件。视察组认为,这显然不太符合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符合国家标准,但是我个人觉得年收入在7万以下的,也不是什么高收入,因为贵阳的消费水平明显高过济南、昆明、南宁等大中城市。难道要抬高门槛而把4、5万收入的才能购买么?另据贵阳市统计局和市城调队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市低收入家庭年均收入为1.5万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占25.8%,其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家庭占11.8%。按照全市城镇居住总户数60万户推算,2006年底贵阳仍有约15.5万户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5平方米,而这些居住困难家庭大部分得靠经适房来解决,按户均建筑面积60平方米计算,经适房需求总量约600万平方米(扣除其中部分由廉租住房解决的家庭),因此,目前贵阳经适房需求总量仍然较大。既然需要量很大,那么提高或者不提高标准都没用了。
这个问题让关注房地产多年的我深受触动,之前我也写过关于地产业的报道,其中一篇就是在国家宏观调空政策屡屡出招的背景下写,标题被我们领导改的很直接--《一轮新政一轮涨:贵阳楼市观象》。我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贵阳房子价格居高不下,而且畸形得让人不解(比昆明、济南等价格高,而且结构不合理),其理由有三:一是贵阳人口密集,增加需求量。因为贵州二级城市如安顺毕节等各方面条件差,大批的煤炭老板、县级的局长县长、因为贵阳气候偏好的外地人等等“高收入”纷纷踊进省会购房,你要知道,无论当县官的、还是吃资源饭的老板,他们都需要把孩子老婆往贵阳送。二、政府的卖地政策和政绩观。政府把地从农民手里弄来,转手就拍卖百万千万的前进政府腰包,而不管中低收入的住房问题,导致所有的人要有房子住,只有通过购买商品房这一条路去实现。其实政府还有一个不好的心态就是,一直想通过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带来政绩。第三是官商勾结。贵阳两城区的房子目前低于3500元一平方的基本找不到了,郊区少过2000一方面的也不见,郊区最远“郊”到白云小河等地。最高的已达到10000元一平方左右,在都司路一带。其实在贵阳,一般的修建标准,大约在500元一平方(除开地价)就可以把房子修成清水房,其中的利润高到什么程度我就不多说了。中国的富豪榜上,很多都是地产商人。而具南方都市报报道,地产商40%左右的利润通过灰色渠道流入政府官员的腰包。
市人大调查组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90-150平米户型占64% 建设超标现象较严重,复式、跃层户型时常可见……据了解,由于建设单位擅自修改规划以及管理部门的监督不力,套型面积及结构超标现象较严重,近年来表现较为突出。从2005年以来云岩、南明、金阳新区经适房套型面积及比例来看,大套型所占比例较大,其中60平方米以下的只占3%,60-90平方米的占16%,90-150平方米的占到64%,150平方米以上的占17%;在户型结构上,复式、跃层户型也占有一定比例,而对于真正需要经适房的低收入者来说,这样的套型面积与结构显然不“经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国家去年调控政策的指标就是90平方以下的房子在70%以上,而贵阳经济房的户型既然偏大,开发商是怎么建起来?建议级别高的检察部门顺手查建设局的领导们,这些房子难道都是夜晚偷摸修起来的违章建筑?或者管建筑的官员们视而不见?如果建设局的人不批准,或者督察有力肯定是不会导致这种局面的。
与此同时,1994年—1997年搞了一个称为“安居工程”的东西,当时市政府以每年建设15-25万平方米的规模实施“安居工程”,开发了栖霞、沙河、顺海、长冲等安居小区,竣工面积为76万平方米,花去9亿元。 1998年以来,又相继开发了世纪园一期、黄山冲、玉田等10余个经适房小区。1998年-2006年,全市经适房累计完成投资85.88亿元,竣工面积659.95万平方米。
从数据上来看,好象市政府的功劳不小,花了不少钱,办了不少事。但是据人民日报报道,香港政府关于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政策是,每年拿出政府收入的百分之七来搞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2006贵阳财政总收入突破150亿元,如果按照香港的办法,贵阳一年拿出10多亿来干这个活路,相信房屋价格不是这个状态。
我觉得国家出台的提高首付、不允许捂房等政策都起不了太大作用。这仅仅从点上进行控制,而无法根治标本。最近有报道介绍,英国才两个月的时间就让房价降下来了,其中的办法就是加大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的建筑面积。这也许值得借鉴,因为改变房屋的供应结构,让10万一平方的房子卖给富豪,让1000元一平方的卖给中低收入者,同时加大对建设、规划等部门的监管力度,相信房价才会降下来。就看政府愿不愿意这个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