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船上的老渔夫
船上的老渔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361
  • 关注人气:1,6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子与日本将棋

(2009-05-18 14:06:30)
标签:

日本将棋

职业选手

爱子

船上的老渔夫

成功

快乐

人生

杂谈

分类: 心语世界

 爱子与日本将棋 

   日本将棋,一般人可能都没有接触过,而爱子今年初中毕业,下日本将棋已经有10个年头,连续6年获得北京市小学生“天田杯”和中学生“丰田杯”的日本将棋冠军,今年暑假将代表北京市中学生参加日本的国际大赛。

   日本将棋确实好玩,其中乐趣远胜于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看到棋我们就知道,与象棋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用颜色区分敌我,而是尖头向敌的是我方,尖头向我的就是敌方。这是源于规则的原因,下棋过程中吃掉的对方子力,在你认为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摆到棋盘上你需要的位置,作为自己的兵力来用,宛如战争中的俘虏(称之为执子)。因而下棋过程中就不见得是棋子越下越少,你不光要思考盘面上的形势,还要时时考虑你手中的执子有没有合适的机会,同时还要看着对方的执子考虑你的漏洞,因而变化就异常的复杂了,乐趣也就更多了。再有,和国际象棋的兵升后类似,将棋中,几乎所有的子力攻到对方一定位置后都可以升变成比原有子力强大的变种,包括作为执子投入的新兵力,称之为升变,可想而知这又使棋局多了变化,多了乐趣。 爱子与日本将棋  
    根据近年的研究,日本將棋应该是起源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300年之间的古印度,當時有一種四個人玩的骰子棋,名叫恰图兰卡 (Chaturanga, チャトランガ),后來这种棋向世界各国流传,向西方发展出西洋棋,向東方发展出中国象棋和日本將棋。  日本将棋在日本是一个蛮国粹的项目,道场之多远胜于围棋,是职业化程度很高的棋类赛事,其职业选手的收入丰厚,比围棋职业选手的收入高一倍。

    羽生善治(Habu Yoshiharu),是羽生世代的代表人物,当今最优秀的日本将棋棋士,号称“泰然流”、“无双流”,所获冠军和荣誉众多,其中以1996年对七大冠的包揽最为让人津津乐道。在名人、棋圣、王位、王座、棋王、王将等头衔战中更是获得永世名人、永世棋圣、永世王位、名誉王座、永世棋王、永世王将的称号。这是在一次活动中,爱子与羽生善至大师的合影。我们熟知的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赵国荣也是日本将棋的高手。最近国内的一些日本动漫中也频频出现日本将棋的身影。
爱子与日本将棋    说起来爱子与日本将棋的缘分还是蛮有趣的。当年孩子还没上小学,有一次我们在南京的一个公园玩,不知怎么他就喜欢上了当时小摊上卖的中国象棋,从没接触过,就是死活非要买,谈好了条件就买了一副中国象棋。我是很喜欢下棋,从零开始教?实在不会也不敢,想着就恐怖。回来以后赶紧就去少年宫报了一个象棋班,老师从零开始教。

    可能也就几次课以后,赶上区里的学生棋类赛,学龄前也有份,老师也从这个班挑了2-3个孩子,没有俺家小儿,俺孩子还不干了,又哭又闹非要参加,不得已我就去找老师商量。老师很坦率地说,这个班的孩子应该都没有戏,前几名应该都是名花有主了,非要去就交报名费参加就是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小儿破涕为笑,比赛时运气奇佳,结果打入了前三名,班里其他参加的孩子都被打下去了。这可是第一次拿到一张奖状,自我感觉好极了,那叫一个美,那叫一个爽!

   这之后,很快被老师引到了下日本将棋。因为当时将棋还很不普及,学龄前就经常和小学生甚至中学生下棋,拯了个天不怕、地不怕!棋牌成了爱子业余时间的一个好伙伴,也哭过,也乐过,哭着乐着走向了成熟。心里素质越来越好,每年春节参加龙潭庙会的北京市学生将棋赛,始终成绩优异,成了个典型的比赛型选手类型的人,越到关键时候发挥越好,无论游戏还是升学大多如是。我也跟随着孩子下了10年的日本将棋。

    人生也如同一盘棋,但比起我们平时下的棋却要大的多。在人生这盘大棋局里我们下的时间是一生,所下的对手是自己。 人生最难的不是和别人下棋,难的是和自己下棋。别人影响的只是你的思路和心情,而自己影响的却是你的一切:理智,情感,勇气,性格甚至更多更多......

  “棋如人生”,愿爱子的一生也能象下棋一样坦坦荡荡,做一个刚直不阿、勇往直前的智者,不惧怕失败,始终笑面人生。

 

 

欢迎光临   船上的老渔夫博客  共同探讨人生,一起创造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