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第二个,卡尔维诺的短篇《贝维拉河谷的粮荒》之开篇和结尾。
实在太喜欢了,看了好多遍。以前在某篇文章中读到,作者说中国的小说开头总是很难看,千篇一律,唯一让他惊艳的一次是读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觉得那开篇可说是当代第一,过后才哭笑不得地发现,他读的那本书被人撕去了前面一部分,所谓的开头已经是第二十几页了,从此再不报期望。
“一九四四年,战线依旧是四O年那样,只是这次战争旷日持久,没有任何移动的迹象。人们再也不愿像四O年那样,用小车推着破烂和母鸡,牵着骡子、拉着羊逃难了。那年,当他们重返家园时,看到的是箱倒柜翻、人粪遍室。要知道,那些当兵的意大利人,搞起破坏来,是不管在朋友家,还是在敌人家的。就这样,人们没有撤离。法国人的炮弹日夜在房顶开花,德国人的炮弹则在头顶呼啸。”
…………
“但是带红斑的人还是抠动了扳机。一阵枪响,老人和骡子同时中弹,可仍然站在那里,似乎四条黑腿上面的躯体是一个整体,就倒在四个蹄子上。黑衫士兵站在那里看呆了,长红斑的人丢下冲锋枪,全身发抖。后来老人和骡子同时向前倾,好像是再向前迈一步,然而却一个压在另一个身上,一齐倒下了。
夜里,村里来人把他们抬走了。人们安葬了比斯马,把骡子煮熟吃了。肉是硬一些,但他们饿啊。”
卡尔维诺,小说集《亚当,午后》译者 贾镛新
前一篇:笔的两端:《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