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985、211,双一流建设才能建立竞争机制
(2016-06-30 12:05:16)6月28日,有消息称:国家将废除“985”“211”工程。28日下午,教育部回应称,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记者注意到,“废除”传闻来自教育部官网6月23日发布的一份文件,当中382份规范性文件被宣布失效,包含《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985”“211”工程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
废除985、211工程的呼声,多年前就有了。但以往教育部都回应称,不存在废除985、211这样的说法。这一次针对由于有关985、211文件废止而引出的废除985、211的“传闻”,教育部门并没有明确说明是否还有985、211,只是表态将启动双一流战略。这并不能就认为985、211就不存在了,即便政府部门不再用985、211工程渠道拨款给高校,但原来的985、211高校还是可能存在,尤其是985、211高校的身份还可能保留。对此,国家有必要明确废除985、211,取消高校的985、211身份标签,因为如果启动双一流建设,而部分高校依旧有原来的985、211高校身份,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问题会一直存在,双一流引入竞争机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想,就难实现。
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看,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靠政府计划出来的,而都是在学校自主办学、自由竞争中产生。我国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方案)也提到要引人市场竞争机制,为此政府要把办学自主权落实给大学,并为所有大学的发展提供平等的制度环境,以此激发高校办学的活力。
双一流建设战略,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2.0版,吸收了985、211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方案提到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支力度,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这会引导高校关注建设,而不是争夺身份。
另外,我国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都明确提到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这是双一流建设顺利推动的关键所在。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中央要向地方放权,政府要向学校放权,政府部门应该在履行对高校的投入责任,以及依法监管高校依法办学之外,把办学自主权交给高校,把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机构,这样,大学将在自主办学中,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办出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