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舆论将这归因于早教培训机构的蛊惑宣传——“不能输在起跑线”、“三岁决定一生”是这些机构招生时,用得最多的口号——以及行政部门的监管不力,让早教机构野蛮生长,然而在笔者看来,早教之所以疯狂,关键在于家长们太过疯狂。
必须承认的事实有二,一是早教机构作为民间资金举办的社会培训机构,其性质就是一家提供教育服务产品的工商企业——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民办教育实行分类管理的规定,民办培训机构都将归于营利性的民办管理,实行工商注册、工商监管,因此,行政部门只负责对企业的注册审批,至于企业如何经营,则只要其遵守企业经营法律即可,如果其合法经营,行政部门是不得越权干涉的。
二是早教机构打出的招生宣传语,根本没有教育理论做支撑,但是,要说其是虚假宣传,却不见得,因为这些话语,某种程度上,已经深入很多家长的人心。早教机构只是进一步强化家长的意识。
基于以上事实,不难发现,早教市场之所以红火,根源在于家长们非理性的需求、盲目的选择,结果导致教育水平不高、经营很不规范、收费畸高的早教机构有很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家长们抱怨,早教机构收费太高,可问题是,这是市场定价的结果,如果面对这么高的收费,家长们不选择,价格不就低下来了么?家长们质疑,早教机构的从业人员没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根本没有对孩子有益的教育,只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照看场所,那么,在选择早教机构时,为何不看机构的资质,不要求看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家长只管把孩子送进去,却不管这个机构究竟能给孩子怎样的早教,早教机构自然太容易挣钱了。
早教机构的规范、有序经营,行政部门的监管只是一方面(负责资质审批以及监管其依法经营),更重要的力量,来自于市场的选择,如果家长不选择某一机构,这一机构也就只有破产关门。因此,成熟的早教市场,需要成熟、理性的家长。包括早教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来自市场选择的压力少,早教行业就会长期野蛮生长,难以建立行业规范,实行行业自治、自律。
对于家长来说,要意识到什么是科学的早教,不少家长送孩子去上早教班,往往是出于早学一点、多学一点的心态,希望孩子早识字、早会算术,以便能在和同龄孩子竞争时有优势,但其实,早期教育,不在于学多少知识,而在于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孩子的人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提高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过早地学习知识,会让孩子从小对学习有厌倦情绪,适得其反。
另外,有的家长是为了省事,而把孩子送去早教班。最好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亲子教育,父母应花更多时间与孩子一起生活、游戏、成长。但有的年轻父母工作忙,同时担心自己的父母,不能给孩子“现代”的教育,因此,就把孩子送去早教机构,而且同事间还互相攀比,这无疑给了早教机构更多的商机,并制造各种噱头,诸如国际先进早教理念、顶级早教团队等,来满足家长攀比的需求。
孩子的早期教育确实很重要,但家长们,要以正确的理念,对待孩子的早期教育,同时,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成长,而不是推卸自己的责任,认为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就万事大吉。只有家长们理性对待早期教育,疯狂的早教培训,才会回归理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