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难在哪里
(2013-07-22 05:47:04)
标签:
杂谈 |
针对近来社会公众有关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议论,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近日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考虑,也没有在局部地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打算。
这不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第一次就此问题表态,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曾明确表示,我国义务教育年限2020年前将不会延长。但就是如此,社会舆论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这问题提出来。这表明,社会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有所期待,我国教育部门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对是否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进行深入的调研。
那么,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究竟难在哪里?教育部把我国不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理由归为两点,一是《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9年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必须修订法律,这不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国家立法的问题;二是我国不具备延长义务教育的条件,虽然我国已经普及9年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的质量还不高,义务教育不均衡情况还很严重,因此,应集中精力抓好9年义务教育。
诚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不能由教育部一家决定,必须通过立法审议,但这不意味着就不能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启动义务教育法修订,如果社会有需求、教育部有打算,完全可以启动修订法律的程序,如果修法的程序不启动,从法律层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就遥遥无期。
而就是不能立法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也可绕过“义务”概念之争,尝试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12年或者15年免费教育,事实上,我国已有部分地区,延长了免费教育的年限,这并不违反义务教育法,同时也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到免费的实惠--义务教育强调免费、均衡、普惠、强制,而免费教育除了强制受教育者必须接受,不追求均衡(强制和均衡时法律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外,有免费、普惠的特点,这完全适合当前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
因此,教育部完全可以支持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延长免费教育年限,为未来的立法做准备。而从延长免费教育的年限分析,我国大多数地区其实已具备条件。之所以教育部认为条件不具备,与我国教育投入水平和教育投入结构有关。虽然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已达到GDP的4%,但这还是一个很低的投入水平,还不到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4.1%,由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只提到在2012年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而没有谈到2013到2020的投入水平,如果一直保持4%的比例(甚至有些年份不能达到),
再就是,政府部门发展教育的主要责任,是保障基础公共教育,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以县乡财政为主,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有相当比例投向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央财政,投向基础教育的份额偏小,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可由于高等教育以公办为主,导致政府不得不花大量经费在高等教育领域,而比较合理的格局是,让更多社会资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政府把更多精力投向基础公共教育,对基础教育实行省级统筹,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这就需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总之,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确实是一个法律问题,但可以绕过义务概念之争,延长免费年限,而要扩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保障力度,减轻受教育者的负担,这需要加大我国教育投入,同时围绕政府发展教育的基本责任,深入推进我国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