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学生吃好午餐,不妨从教师“家长义工”“同吃”做起

(2013-02-20 14:33:58)
标签:

杂谈

新学期开学,孩子的午餐是否能吃好最令家长牵肠挂肚。据调查,部分学生餐有营养没口味,让部分学生难以下咽、浪费严重。上海市人大代表王玉香呼吁道,关注午餐营养的同时更要改善口味,鼓励学校自建食堂,让更多的学生认真吃完饭。(新闻晚报2月19日)

 

王玉香代表至今还记得,两年前,孩子在市区某民办小学读书时,一日,因为一位老师外出开会多出一份午餐。班主任对正在吃午餐的学生说,哪位同学还想吃,可以把这份午餐吃掉。班主任刚说完,四位男生不约而同走上讲坛,争抢着吃这份教师餐。放学后,孩子还懊恼地对她说:“教师餐真好吃,可惜我只吃了一点点。 ”听完孩子的叙述,王玉香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学校自建食堂当然是让学生能吃饱、吃好的一个措施。但这也不尽然。前年贵州一小学的食堂就采购烂菜为学生做饭菜,被家长不经意间发现,引发家长集体抗议。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学校食堂缺乏监督(给学生的饭菜,校长、老师都不吃)。王代表说老师的饭菜好吃,是因为食堂烧的,这只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食堂对教师吃饭不敢怠慢,食堂做得不好,老师们马上就会有意见。其实,如果教师的饭菜不由学校食堂自己烧,也是由校外提供,其口味也会不错。——供应商完全可以给教师实行“专供”。

 

所以,学生午餐是否安全、营养、好吃,关键不在于是学校食堂自己供应,还是向校外供应商采购(有条件自建食堂当然更好),而在于两方面,一是明确的学生午餐营养、安全、卫生标准,二是有力的监督机制,尤其是监督机制,十分重要。

 

在我国推进营养改善计划时,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实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学校负责人应轮流陪餐(餐费自理),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营养供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这条规定的出发点是,通过学校负责人的“陪吃”,以保障营养餐的安全、营养,让学校真把孩子的营养当成“自己”的事。这种做法,其实有诸多的无奈。但却说明一个问题,学生的午餐问题,关键在于是否重视。如果重视,自建食堂也好,向社会供应商订购也好,学生的午餐是完全可以吃好吃饱的。因此,无论是学校食堂供应,还是学生午餐由校外供应商供给,都完全可以实行教师、学生“同吃”一样标准的午餐。

 

更有力的监督机制,则来自家长委员会对供应午餐企业的选择,午餐价格的听证和午餐菜谱的确定。这是我国中小学管理目前十分缺乏的机制,由于没有民主选举、独立运行、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学生的权益很难得到切实的保障,这导致近年来校园侵权事件接连发生,包括营养午餐的安全问题、吃不饱问题,以及新近发生的有毒校服进校园事件。

 

健全的家长委员会通常在学校办学中可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是参与事关学生权益的学校事务的决策,并监督决策落实;二是整合家长们的资源,为学校办学服务,这主要表现在家长做志愿者、“义工”。具体到学生午餐供应,除了家长委员会全过程参加有关决策之外,还可以由家长担任志愿者到学校食堂吃饭,了解午餐供应情况。从现实出发,如果说要让我国中小学的家长委员会像国外中小学家长委员会那样完全民主选举、独立运行,参与学校管理、决策还有难度,那么,由家长志愿轮流到学校和学生同吃午餐,监督午餐的品质,完全马上就可以做到。据笔者了解,上海已有学校这样做,每天有两位家长志愿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就餐,了解就餐情况,并把相关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校方,由校方沟通供应商解决问题。

 

说到底,教师和家长志愿“同吃”,都是对学生午餐的一种监督,从“同吃”做起,进一步完善教师、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的制度,就可深入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这解决的将不只是学生午餐问题,而将由此理顺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充分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整体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