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熊丙奇
熊丙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338
  • 关注人气:85,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长诚信“一票否决”能否做到?

(2012-08-18 06:42:38)
标签:

杂谈

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开选拔校长,将扩大试点范围。1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十七大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75)领导班子建设相关情况。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介绍在直属高校领导班子选配工作中,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公选办法对存在学术诚信问题的干部,一票否决。(新京报817日)

 

教育部将学术诚信作为选配高校领导的重要标准,传递出重视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严惩学术不端的信息。但“一票否决”会否像有关部门曾经做出的对学术不端“零容忍”承诺一样,只停留在口头表态,还是在现实中得到切实执行,还有待观察。

 

 教育部的这一选配标准,本身就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是在选拔时“一票否决”,还在在选拔、任用、管理全过程都“一票否决”?这是有所不同的。客观而言,在选拔、任命时,如果候选对象有学术诚信问题,主管部门做到“一票否决”问题并不大,而如果校领导已经上任,在任期上出现学术不端(或者才发现以往的学生不端),能不能做到“一票否决”就考验主管部门了。

 

这就如两院院士的评审,目前,在评审期间,两院都通过公示,来减少社会对评审的质疑,同时,也重视评审过程中对候选院士的检举,积极启动调查。但是,对于当选院士的学术不端处理,就很不相同,从近年来院士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的处理看,没有一位院士受到处理。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领导就曾出现学术诚信问题,但对其的处理,并没有“一票否决”。20097月,西南交通大学正式对外公布,该校副校长黄庆教授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成立,经学术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决定取消黄庆教授博士学位,撤消研究生导师资格。这是对黄庆的学术处理。按照基本的学术道德规范,对严重学术诚信问题者,还应该进行行政处理,可是,作为主管部门,教育部并没有给予黄庆行政处理——或至少没有进行公开的处理,给公众一个交代。2010年1月,有媒体记者从西南交通大学官方网站上看到,该校现任领导名单中,曾经担任该校副校长的黄庆没有名列其中。但对此,西南交大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没有给出解释。 这不论对当事人还是对公众,都是不负责的。

 

另外,对于是否有学术诚信问题,现在也标准不一。有的在任学校领导,遭遇学术不端质疑,目前通常的处理方式有二,一是有关部门根本不在乎质疑,采取不知情、不处理、不调查的态度,二是就是开展调查、处理,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当事人充当保护伞。比如,云南中医学院院长2009年曾被检举论文抄袭,后学院公布调查结果,认定不是“抄袭”而是“过度引用”。如果没有严密的学术不端调查机制,没有明确的学术不端认定标准,那么,在各种利益因素的左右下,就是有学术诚信问题者,也完全可能被认为没有诚信问题。

 

因此,作为大学,行政权、教育权和学术权必须分离。对于校领导涉嫌学术不端的调查、处理,应该由独立的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规范委员会)进行,不应受到行政力量的制约,换言之,即校领导是否有诚信问题,不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调查,而应尊重学术机构的独立调查。这就要求我国大学,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校内推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如果没有这样的治理机制,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和对有学术诚信问题的校领导“一票否决”,都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