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南京5岁女童慧慧在家门口被“捂嘴拐走”的消息,让节日期间的网络很不平静。随后传来的消息,更让人大跌眼镜,慧慧遗体在家门口不远处的池塘被打捞后,民警多方调查得知,“被人抱走”一说,是两名4岁玩伴因为害怕而临时编造出来的谎言。(扬子晚报5月2日)
对于两名4岁的孩童撒谎,有网友直呼“太可怕”了,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就怕承担责任而撒谎,养成撒谎的习惯,长大了该怎么得了?这完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审视孩童的心理,要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诚实的习惯,“大人们”首先要学会诚实地看待问题,科学地分析孩童的心理。
这起事件中,与其说是孩童在说谎,还不如说是大人在“编故事”。根据媒体的报道,有一名知情的村民称,当时大人问得急,还有旁边的记者拿着摄像机对着拍摄,4岁大的孩童哪见过这种场面,吓哭了好几回。怕了不知怎么回答,迟迟不吱声。后来孩子的家长过来了,孩子才断断续续回答,但也答非所问。于是大人就根据猜测,试探着问孩子:“是不是给人抱走了?”“那个人是不是开车带走的?”“车子是不是灰色的?”两孩子一个点头,另一个跟着也点头,大人就当了真,由于慧慧的家人当时不在身边,所反映的情况都是听人说起的,如此以讹传讹,传出了“5岁女儿被人抱走了”的消息。那么,是谁“以讹传讹”呢?不是孩子,而是急于打听的大人们,整个过程,大人们都在进行“想象”,被吓坏了的孩子,只有附和大人。
那些有道德洁癖者,是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追问孩子,为什么在大人们的追问下不说实话的,可是,他们是否想过,要是换着是自己,刚经历伙伴落水溺亡这么重大的冲击,会有怎样的表现?何况面对这么多大人轮换询问,幼小的心灵,能承担吗?不要说小伙伴溺亡,就是自己摔坏家中的饭碗,有时面对家长的诘问,都有可能说谎。这是人性的弱点,难以回避。
还有一个问题,媒体的报道“语焉不详”,报道称,“记者现场多方调查得知,当时小女孩失足跌落池塘,两名玩伴目睹此情景,试图跑过去打捞施救,但因池塘水深近3米,孩童体力有限而未果。”这些细节是谁告诉记者的,从逻辑上分析,应当是孩子自己,因为只有他们在场,按照这一逻辑,事件得以真相大白,还是因为孩童最终说了实话。可遗憾的是,大家只记住了孩子先前说的谎,而不关心他们后来的转变。
这种对待孩子说谎的态度,恰恰不利于孩子诚实习惯的养成。其实,孩童在某种环境中说一次谎,是十分正常的,大人们在发现孩子说谎时,要耐心地分析其说谎的原因,循循善诱告诉他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能对其说谎采取十分粗暴的态度,也不要在他已经改正错误之后,还盯着不放,要对其行为加以鼓励。另外,大人们也要反思自身的原因,比如,在追问孩子时,是不是太急切,让孩子感觉压力极大,担心说出真相,会遭到严厉的惩罚;是不是在以往孩子诚实地说出错误时,打骂相向,让他们觉得还是说谎更好。
有什么样的成人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不少网友感慨,连这么小的孩子也说谎。这也其实也是成人世界的一部分,即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引导孩子,理性对待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犯的错误。在貌似关心孩子成长的感叹中,做着无益于诚信教育的事。
有一个细节,值得所有关心此事者思量。据媒体报道,“记者试图在事发地点找到那两位小伙伴,但慧慧的家人多次表示,孩子是无辜的,何况是那么小的孩童,说谎也是无心的,况且传出这样推断的也主要是大人,两家都是多年的好邻居,大人不至于见死不救,故意编造这种谎言。通情达理的慧慧家人表示,女儿的事情还需要善后,出了这样的事情,邻居也很不安,暂时不要多打扰两家邻居为好。”相对于那些想批评两名孩子说谎,甚至想记下他们的名字的“道德家”来说,慧慧的家人,就是一面镜子,以宽容之心,诚实地对待人性的弱点,最终才能有社会的诚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