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瘾强制治疗的后遗症不容漠视

(2010-10-23 15:32:47)
标签:

杂谈

1021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名化名为“莫安”的高一学生曾经接受的强制戒网瘾治疗经历——每次电击完,被电的人都要口吐白沫。5个多月的住院期间内,莫安共接受了电针治疗64次。这家医院对莫安这样的学员每个月收费9000元到1万元,残酷的保护电疗都是作为治疗项目,需另外单独收费。电疗每次收费30元。莫安在里面待了5个多月,花掉父母近6万元。可治疗的“效果”是:如今的他,害怕铁门、铁栏杆、铁床,甚至不敢走进铁制的校门;他害怕被在教室里,内心的压抑让他无法正常上学;睡到半夜,他会醒来无声地流泪……

 

从“莫安”接受网瘾的时间看,是在两年前,那个时候,采用电击等强制方法治疗网瘾,很是流行。20097月,电击法被卫生部勒令停止临床应用。但很显然,电击治疗带给网瘾少年的伤痛并没有随电击疗法的中止而消退,他们的问题没有引起社会重视,而令人焦虑的是,其它强制戒除网瘾的办法,还存在于民间。

 

对“莫安”这些曾经接受电击疗法的青少年群体,缺乏关注,与当初电击疗法受到追捧,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孩子患上网瘾,家长无不焦虑,很多家长希望一夜之间治好孩子的网瘾,并目睹孩子在电击之下“变乖”、“变得懂事”、“流着泪水发誓不再接触网络”后,将电击这种强制方法视为“灵丹妙药”,而当电击疗法不再,而这种疗法也没起到相应效果,家长们也就变得束手无策,甚至放任孩子自暴自弃。

 

其实,从网瘾的起因看,大多属于家庭教育问题,即父母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或者对孩子实行简单、粗暴的管理,由于在生活中缺乏关爱和理解,孩子们就沉迷网络。治疗孩子的网瘾,必须针对这一“病根”,重拾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通过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交流,让孩子逐渐摆脱网络,开始正常的生活。期望一夜之间治好孩子的网瘾、采取强制的治疗方法,不过是平时简单、粗暴方式的继续,效果可以想见——“莫安”说,一想到是他们(父母)把我送到那里去的,我就想回家把他们砍死。从国外治疗孩子网瘾的方法看,普遍的方法是“生活疗法”、“交谈疗法”,即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回到温暖的现实中来。

 

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家长也有很多难言的痛苦,这就是,当孩子患上网瘾之后,只有自己独自面对,学校不管、社区也没有人帮助,加之家庭也有具体的生活压力,所以也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耐心地引导孩子,寻求快速疗法,也是无奈之举。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和学校应关注网瘾问题。以青少年网瘾问题同样比较严重的韩国为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网瘾,并为治疗网瘾买单,2009年,韩国政府设立了专门针对网络上瘾问题的治疗学校,有关机构希望,让孩子们把时间花在训练和集体活动上,可以有助于重新建立他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从而协助他们戒除网瘾。今年,韩国政府进一步决定开放专门针对成年人的网瘾治疗中心,并将治疗范围扩展到学生和事业人员中。这种方法,值得借鉴,我们可以开放更多的公益机构,网瘾患者提供免费服务。不能让治疗网瘾的痛苦和压力让家庭单独承担。

 

像“莫安”这样的青少年,当有不少,统计显示,我国采取强制方法戒网瘾的机构一度高达1700多个,对于“莫安”们目前的迷茫,家长当然不能抛弃,而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强制法治网瘾,及其后遗症,既是家庭之痛,也是社会之痛,绝不能漠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