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奖学金评审权应交给学校和学生

(2010-10-09 07:40:32)
标签:

杂谈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奖学金评审材料填报,严格国家奖学金评审,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评审与材料填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一年级学生不具备申请资格,各高校不得推荐、报送一年级学生申请国家奖学金。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的特殊学制学生,原则上从入学第6年开始不再具备高校国家奖学金申请资格。(新京报 106

 

这则消息特别有意思。按说,国家奖学金已明确规定一年级学生不具备申请资格,且在由教育部提供的国家助学金审批表中,要求填写大学“学习情况”以及“大学期间主要获奖情况”,学生“申请理由”与学校“推荐理由”,各高校是很难再推荐一年级新生的。如果要推荐,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以及大学期间主要获奖情况等栏目就要么得伪造,要么空白,而空白是不可能得以审批通过的。另外,就是学校不懂规矩,推荐了一年级新生,可依照国家奖学金的分级审批制度,这在省一级教育部门也是难以通过审批的,对于大学来说,这就意味着浪费了国家所给的国家奖学金名额,因为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是根据国家下达的指标额度,实行等额评审。

 

教育部门的《通知》对此进行特别强调,传递一个信息是,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大学可能违反规定报送、推荐一年级新生,教育部通知这样表述,“仍有少数高校对国家奖学金政策理解存在偏差,评审标准过于宽松,评审把关不严,材料填报不符合要求”,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国家奖学金评定中的公然违规。如果推荐一年级新生成功,这无疑表明国家奖学金评定存在三方面问题,其一,学校可以帮助学生伪造材料;其二,有关部门并没有履行审核责任,根据学校上报名单就确定最终获奖名单;其三,连不具备获奖资格都能被操作获奖,国家奖学金评审的公正、公平值得怀疑。

 

这其实是推荐审批制在当下必然存在的问题,貌似层层审批很严格,但实际上,有的学校并不对评审结果负责,推荐并不公开、透明,甚至暗箱操作,在大多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操作完毕,而由于有上级部门“审核把关”,公示也就成了走过场,国家奖学金并没有按规定给那些学业表现优秀的学生,而是给了学校“所理解”(影响“理解”的因素包括权势、人情等等)的“好学生”。如果这一评奖机制保留,教育部门所归纳的“四不”现象还是会存在。

 

在笔者看来,既然国家奖学金名额有“指标额度”,还不如由学校按规定指标自主评审,同时要求评审过程必须透明(标准透明、评选过程公开),由相关学生全程参与(所有同学参与标准讨论、推举候选人、监督评选过程),且将评审结果在学生中进行充分公示,评选结果只需向教育部门备案确认,这就把评价权交给学校和学生,更能体现国家奖学金的价值导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