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亿学生齐筑梦?

(2010-09-01 08:36:08)
标签:

杂谈

91,全国中小学新学期正式开学。央视与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开学第一课》日前在北京长城脚下录制完毕,并将于91日上午9时至1040分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教育部将组织全国2.2亿中小学生集中收看。(辽沈晚报831日)

 

这是教育部和央视联合开展的第三次举行《开学第一课》。这几次《开学第一课》,都被称为“史上最牛课堂”,因为几亿学生同上一堂课,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难找先例。然而,这“最牛”的课堂,是不是起到很牛的效果了呢?

 

早在2008年首届《开学第一课》举行之际,笔者就曾撰文,说那史上最牛课堂,号称2亿多学生参加,是有些“吹牛”的。仅笔者的随机调查就显示,中小学校(或家长)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的不到20%。当然,这或许与这一课的“上课”时间有关,安排在晚上18∶5520∶55,走读的学生回到家里,要不在吃饭,要不吃晚饭已被家长叫去做作业。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安排在了上午上课时间,也许“上课率”会更高,但要保证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收看,还是很有难度的。要知道,在一些农村中小学、一些打工子弟学校,根本就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电视机。要让他们收看,得先给他们拨款建设教室、安装设备。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就是同学们都被集中起来收看了,也难说有多大效果。抛开课堂内容精彩与否不谈,要面对2亿学生讲同样的内容,要起到教育效果,从教育角度来说,几乎就不可能——对小学生的教育,与对初中生的教育,还有对高中生的教育,是需要针对其身心特点、知识积累,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才可能让受教育者得到教益的。即使再高明的教师,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和高中三年级学生同堂学习,也会措手无策。据说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有章子怡以公益积极分子身份,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还教孩子们说英语。我想,这一环节,可能对幼儿园小朋友、小学低年级学生是适合的,对于高中生来说,可能就是看明星出场了。或者可以说,照顾到6岁到18岁孩子口味的课程,只能是综艺晚会。

 

这几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一直在变,可谓“贴近社会”,可是,这一主题是谁决定的?这些主题到了学校之中,是否贴近学生校园生活实际?同样从教育规律看,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开学第一课与小学二年级的开学第一课就不一样;初中一年级的开学第一课与初中二年级也应不一样——对于刚升学的学生,第一课,是适应学校环境、了解学校规则,而对于“老生”,则是进行新学期的新规划。在笔者看来,如果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一直定位为2008年时的主题“生命教育”,倒还比较合适,因为,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重视生命教育,反复提及生命意识、应急逃生技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对于开学第一课上什么,学校或许并不在乎,反正按照上级的通知,通知所有班主任组织好学生收看电视就可以了。看完最多再布置学生写一篇观后感。但其实,开学第一课,不但关系到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还关系到政府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角色。让全国所有中小学生同上一门课(哪怕只有两小时),客观上说不符合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而另一方面,这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及的“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背离,政府部门可以制订教学大纲、进行学校办学监管,但却不适宜于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

 

这一次《开学第一课》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四个篇章,于所有学校来说,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更大的教育自主权,不再“千校一面”,正是学校的梦,也是中国培养具有创新活力的优秀人才之梦。以梦想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会不会搅了学校的美梦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