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过分强调福利吗?
(2010-07-27 07:20:18)
标签:
杂谈 |
7月24日一大早,广东顺德区区长梁维东便来到顺德代表团第二组,与代表们座谈。对于代表们反映到的民生问题,梁维东还不时插话询问。其中一位教师反映去年以来的补课费至今仍未发到手。讲到这里,梁维东忍不住接过话茬,对顺德教育界的不良风气进行了痛批。他说,“顺德教育要解决激情问题,不要过分强调福利,抱怨福利还不够好。”这种风气需要学校的校长、一把手带头去营造。(广州日报7月25日)
顺德的教师过分强调福利吗?先来看两则新闻,一则是,2008年9月9日,广东省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全省2009年起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工作,即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
另一则是,2010年5月20日,《2010年教师收入分配标准调整方案》公布,根据方案,在2009年拨款1亿元提高教师收入的基础上,顺德2010年再次投入3亿元给教师加薪,从2010年1月起对教师收入标准进行调整。这则消息还援引一名网友对顺德教师收入的“抱怨” ——顺德网友gdsdjs今年4月在顺德人bbs上发了个帖《顺德教师真惨》,里面说“番禺教师的工资已经年薪10万元,超过公务员了!顺德教师连一半都不到。比起中山、南海、禅城、高明、番禺周围的城市,顺德教师真惨哦!”
以上两则消息传递以下事实:一是顺德市并没有立即根据广东省的安排大力启动“两相当”工作,而根据顺德市的官方消息,至少要到2011年才能实现“两相当”;二是顺德市也拨了“大笔”资金来提高教师待遇,但提高得可怜——根据测算,各学校得到的绩效工资总量按照所在学校教师人数计算:小学和初中教师人均每月增加300元,区属学校和各镇(街)高职中教师人均每月增加100元。虽然以上绩效工资只有区区几百元,可在区长大人看来,也许已经“很高”了,教师已经可以“知足”了。
这位教师反映的欠补课费问题,是教师过分强调福利吗?补课费,那是教师的加班劳动所得,与福利是两码事,这位区长无疑偷换了概念,想推脱不支付基本报酬的职责。而就是教师强调福利,这也是争取本属于自身的权益,有何不可?那种只让教师充满激情,而却不问待遇的想法,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了。这是不需要说什么大道理的,教师职业固然是崇高的,然而,从职业角度看,适当的薪资,是保持职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没有薪资待遇做基本保障,教师职业的崇高和吸引力,就只能止于空谈。
我倒是认为这位区长,需要认真检讨两点。其一,为什么没有及时落实“两相当”的部署,保障教师的待遇?严格说来,根据《教师法》,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顺德政府严格执行了《教师法》了吗?
其二,为何顺德2009年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22.1%,为财政专项支出中的最大头,可教师的待遇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区长自己其实已经说出答案,这就是“一讲到好学校,首先就是要有塑胶跑道,建漂亮的教学楼。一些教学楼外面贴砖还嫌不行,还要贴石。看来不是没钱,而是有没有把钱真正用在该用的地方。”这是谁的责任?当然是地方政府办教育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责任。这是典型的乱花钱,而且,正是这种乱花钱,让很多教师寒心,失去对教育的激情。
事实上,从报道看,区长自己也是“矛盾的”,他说,“如果学校把钱都用在这里,还不如把钱用在补贴教师工资,让教师安心教学”。我想在他的话上进行补充,办学校就是扭转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思维,节省不必要的行政成本、校园形象成本,要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教师身上,加强学校的软件建设,这才能让教师安心教学,才能激发教师的教育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