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法庆幸于上学迟到的“幸运”

(2010-04-15 07:47:54)
标签:

杂谈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14日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大面积房屋倒塌,不少人被埋。该县则热福利院院长李星陆女士向中新社记者说,该福利院的30多名儿童当天因为上学迟到而幸运“躲”过一劫。“孩子们住在福利院,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他们平时很少迟到,一般7点半到学校上课,今天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偏偏迟到了。地震发生在7点49分,他们当时还在路上。”据介绍,李星陆所主持的福利院因为是新盖楼房,没有倒塌,而孩子们就读的学校房屋则在地震中倒塌。(中国新闻网4月14日)

 

看了这则消息,很为30名孩子因迟到而“躲过一劫”而欣慰,而与此同时,也为这种欣慰而感到难过——自汶川大地震以来,很多媒体评论延引日本等国的例子,一直呼吁把中小学建成“第一避难所”,也就是说,在地震中,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但学校的房子不能倒。学校不但可以给所有孩子安全,还可作为临时避难、救灾之地。而我国各级政府,也誓言“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最牢固、民众最放心的建筑”。可是,现在的事实表明,迟到没进校园,是多么的幸运!这不是对最安全、最牢固、民众最放心的反讽吗?

 

出现这样的结果,甚至是在人们的预料之中的。在汶川大地震不久,国家相关部门就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对震后的房屋损毁进行全面调查,其中学校的垮塌调查被列为重中之重。为此,有关部门还向公众承诺,将对校舍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到底是不是建筑质量问题,一定会向社会作出一个公开透明的解释”。(中国网2008年6月6日)但是,公众一直未等来公开透明的解释。倒是媒体有耐心,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于2009年5月获得一份由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震害调查组撰写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论文报告。在调查组所调查的54处政府建筑中,有13%(7处)因被毁严重无法修复;在44处学校建筑中,这一比例为57%(25处),是政府建筑的4倍多。 (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5月25日)而对于这一结果,有关部门并没承认校舍有建筑质量问题。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解读校舍安全工程时指出,对发生因学校危房倒塌和其他因防范不力造成安全事故导致师生伤亡的地区,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改造后的校舍如因选址不当或建筑质量问题遇灾垮塌致人伤亡,要依法追究校舍改造期间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中国新闻网2009年5月18日)可是,人们期待的对地震中校舍倒塌的问责还是没有到来。而且,就是对于频频出现的校舍倒塌与安全问题,也鲜见问责——汶川地震以来,曝光的校舍校舍安全事件,就有东莞大朗职业中学,908名学生在大面积出现裂缝的教学楼、宿舍上课、住宿;临漳县杜村乡张庄小学200名孩子在危房上课,每到下雨天,孩子们就得暂停上课,回家躲避风雨;河南泌阳县泌阳县罗庄小学幼儿班34名孩子在危房里提心吊胆上课,老师听到响声就让孩子撤离,以至于一个学期紧急撤离上百次;洛阳市十六中一栋两层教学楼一楼的立柱突然倒塌,正在课间玩耍的一名13岁初中生不幸被砸中,当场身亡。倒塌的立柱里面没有发现一根钢筋。

 

由此可见,最安全的校舍,是怎么的不安全;最放心的校舍,是怎样的让人吊胆;最严厉的安全问责——这种问责,在宝贵的生命面前,其实是何等的苍白无力——是多么的雷声大、雨点小,完全不把安全当回事。那一声幸亏没有到学校的感慨,这是对校舍安全的多么无奈啊!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正在青海玉树7.1级地震现场参与救援的武警青海玉树州支队长石华杰称,部分学校小学生被埋,人数不详,现场正在组织全力施救。据新华网报道,据当地官员介绍,在州职业学校,由于校舍倒塌,很多学生被埋在下面。随着救援行动的进行,更多令人伤痛的消息或会传来。我相信,在玉树地震之后,有关部门又会誓言打造最安全的校舍,可光发誓有什么用呢?没有高度地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不保障校舍建设的基本投入,不严格检查校舍存在的质量问题,不对所有有安全隐患的校舍拆除或加固,不对豆腐渣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方依法严厉问责,校舍安全的血的教训,就永远吸取不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