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为做好2009年高考期间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河南省招办制定高考期间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预案要求,经医疗机构确定为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与H1N1流感病人有接触史但无任何甲型H1N1流感症状的考生,以及考试期间发现有甲型H1N1流感疑似症状的考生,安排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高考前有发烧症状但已经医疗机构排除甲型流感嫌疑的考生,可正常考试。(郑州晚报6月4日)
对于这一方案,舆论的感情十分复杂,让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考生不顾病情,继续参加考试,未免太过“残酷”,救治的医院必然“兴师动众”,而考生的身体条件也可能无法承受考试的压力,事实上,就是让有疑似症状的考生继续参加考试,也有着同样的问题。所以,河南规定确认病例不得参加高考,疑似病例隔离高考,相对于以前高考之中,报道有的重病考生在病床这一“特殊考场”上考试来说,高考的“人文性”已有进步。
但是,大家却也为考生无奈,毕竟准备了这么多年的高考,错过这次考试,就得等来年了。所以,对于河南的规定中出现的“不得”字眼,有人颇为不满:凭什么就剥夺他考试的权利呢?即便他病重,但只要他愿意参加高考,考试组织部门不能拒绝,而应该创造条件。
在笔者看来,河南的规定,还可更“人文”一些,即对于高考期间发现的确认和疑似病例,统一推迟高考,比如延后半个月或二十天高考。无论从政策角度,还是从操作角度,这都不成问题,2006年,福建建瓯市发生大洪灾,4681名考生高考延期,启用B试卷,而从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康复看,康复期在半个月左右。对于他们延后半个月高考,加快阅卷,并不会拖延整体录取时间——高考一般在考试结束20天后公布成绩,如果推后半个月高考,针对少数人阅卷,他们的成绩甚至可以一起公布。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不值得为少数几个人启动B试卷,但是,如果有这种基本的人文态度,我国的高考才会真正从关注考生的身心出发,逐渐从一次集中高考,发展到多次考试,以至多次录取,降低对考试的焦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