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人真的都渴求进入公务员队伍吗?

(2008-10-28 09:26:11)
标签:

杂谈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竞争。中残联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岗”一职以4723比1的供需比稳居榜首,成为本次考试第一抢手职位。据长年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的中公教育统计显示,截至10月26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最后一天),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104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相较于去年的60:1大幅提高。(新闻晨报10月27日)

 

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为何如此“惨烈”?有人认为,这是缘于公务员职业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工作条件不错,还可能有“灰色”收入等等,并以本次报考中,无人报考的87个职位、报考合格人数低于计划人数的11个职位,有不少工作地域偏僻、条件艰难为反证,论证大家热衷报考公务员,主要原因在于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进而对青年一代,选择安稳的职业,追求生活舒适度表示严重的忧虑。

 

在笔者看来,公务员职业具有吸引力,固然是大家热衷报考的重要原因,但报考公务员的青年人才,并不一定就有强烈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意愿。事实上,略了解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人,都不会对公务员竞争的“惨烈”,有特别的感受,不仅仅公务员报考如此之热,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都远远热过公务员职位78:1的平均竞争程度,不少500强企业招聘岗位平均竞争比例达到1000:1,就是某高校校报编辑部招聘一个编辑,也曾引来2000多份应聘函。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一个机会多一条路,不少求职者已顾不得自己的职业兴趣,尽可能把握所有可能的机会。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今年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985高校毕业生平均求职份数为20份,211高校毕业生平均求职份数为20份,一般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份数为17份,一般专科毕业生平均求职份数为12份,以2009年大学毕业生600万,平均每个学生求职15份计(本科毕业生与高职毕业生数比每年约4:6),这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将发出9000万份求职申请,104万人报考量(假使均为应届毕业生报考),仅仅为9000万份求职申请的1.2%左右。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今年的求职者将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这进一步加剧了求职者的“广种薄收”心态。有消息报道,10月本是大学校园招聘的开始月,但金融海啸来袭,一些大型企业取消校园招聘计划的信息出现在学校的就业指导网站上,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介绍,今年就业压力增大,来校招聘的中小企业大减,金融经济类受影响较大,证券公司仅一家来校。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大学生就业渠道并没有拓宽。一方面,一些被舆论看好的就业渠道,比如到乡镇就业,却一直处于只被舆论看好的状态,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乡镇的事业发展,并没给大学生创造有效的工作岗位,一些乡镇明确表示不“迫切”需要大学生,而乡镇工作对众多大学生来说,也缺乏职业吸引力。这一问题并不能靠降低大学生择业期望就能得以解决。

 

另一方面,一些被社会各界积极倡导的就业模式,比如自主创业,也因为脱离大学生的能力实际(没有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国内创业环境的实际(没有良好的创业政策支持),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2008年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20%~30%,并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据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

 

有关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比2007年再增加64万,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00万,预计今后两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在大学毕业生规模以如此大幅度增加时,如果不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改革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生的创业能力,广泛提高乡镇工作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包括公务员报考在内的传统职业争夺战必将更为“惨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