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级别的诱惑

(2008-08-21 08:23:57)
标签:

杂谈

前不久,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先生高调离任,去教育部直属的语文出版社担任社长,在谈起是升是降时,王旭明说,升了半级。

 

对此,有人说是明升暗降,级别虽然高了,但新岗位不一定适合他本人的才能,而且远离公众视线,不被关注,重要性降低;还有人说,新闻发言人的行政级别低,一直当下去不可能晋升级别,因此要提高级别就得离开到其他岗位,这直接导致合适做新闻发言人的人,不能将其作为终身职业。

 

这让我想起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几年前,一位大学校长十分感慨地说,国外一所大学研究所的所长,可以干一辈子,带领所里的学者,深入做某一学科的研究,而我们这里的所长,干上四五年,就想换位置,原因是,这个所长,级别仅相当于科级,升为副院长、院长,才能成为副处、正处。如果当一辈子所长,定然定格在“老科级”上被认为没有出息。而为了“有出息”,有的所长甚至去应聘学校某些完全与教学科研没有关系的部处的处长。

 

另一件事是,被王旭明称为精神导师的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2005年也进行了一次角色转换,从正部级“降级”接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其间他提到:“院长是什么级别之前我根本没想过。他们(人大新闻学院)给我的聘书上在院长后面有个括弧,写着正处级。”

 

我妄加揣测,对于熟悉新闻工作、热爱新闻事业的王旭明来说,如果没有身处一个依据官位高低(即行政级别高低)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出息的环境中,或者在这一岗位上,就能实现级别的提升,显然他不会为了提升自己的级别,而放弃心爱的岗位。换句话说,他可以一辈子心安理得地做新闻发言人,不会被周围的人认为没有出息。但是,就连高校做学问的所长们,都可以不顾学术研究去应聘副处长、处长,更何况是从副厅到正厅呢。

 

一般来说,对行政级别看淡,往往在退休之后,赵启正先生乐于从正部级“降”为正处级,根本不在乎一个学院的院长是什么级别,甚至把其作为“笑谈”,就是这种情形,但是对于“正在成长”的人来说,不在乎这,是不现实的。对于本身级别低于正处的人来说,括弧里那个正处级,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而对于本身级别高于正处的人来说,“中途”折回正处岗位,打击是相当严重的。可以推测,如果王旭明先生也被某大学聘去当新闻学院院长,虽然学术地位高,但由于其是正处级,他或许很难同意——如果去高校,平级至少是副书记,晋升则为常务副书记。

 

级别,真是很有趣的事,它会让人不关注事业而关注那个莫名的等级。要不是这次王旭明调任,我根本不知道有家语文出版社,更不知道这家出版社是正厅级。而当出版社都有正厅级别时,管理数千名教授、数十亿资产、培养数万学生的高校拥有副部长级,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然,这怎么能满足大家对级别的渴求与追逐呢?怎么能让大家体会到有出息的感觉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