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中连馒头也没有?

(2007-05-18 14:45:53)
书中连馒头也没有? 
 

像500强一样经营自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新概念读本

附赠八小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光盘                       

熊丙奇著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定价:25.00元
 
自序
 

在本书成文付印之际,劳动部的负责同志出来“确认”,全国有120万大学生无法当年就业——这个数据,其实普通大学生都十分清楚,用2007年413万毕业生数量,乘以官方统计的30%未就业率数据(官方公布的大学毕业生70%就业率还被认为水分十分充足),就可得到这一结果。

 

这个数据,其实还有增大的趋势——如果挤出“水分”,如果考虑国家整体就业形势,如果考虑大学生规模持续增加,如果考虑大学生质量不断下滑,如果考虑每年“当年”未能就业毕业生的累积以及他们加入新一轮的就业——有专家出来说,未来八到十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会依旧严峻。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今人叹息:“书中连馒头也没有。”

 

但叹息显然无济于事,埋怨显然于现实无补。你可以指责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的错误,你可以抱怨用人单位的用人歧视,你可以咒骂命运的不公与时运的不济,但如果没有改变的行动,你依旧可能伴着叹息声度日。

 

其实,市场竞争的激烈,对于一直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来说,总是隔了那么一层。也许我们见多了世界500强企业的风光,福布斯富豪的光鲜,却不知道即便这些大贾巨富,他们曾经经历多少风雨,多少磨难,他们是怎样从最低层一砖一瓦建立起事业大厦;更不知道,在林立的企业中,有多少被竞争淘汰,被市场吞没。也许我们看多了大学毕业生的精英“气度”、骄子风采,却不知道世事变换,“风水”轮转。阅读本书的大学生,今后你们将同时与从大学校园走出的500万以上的同辈人进行竞争——这个规模,相当于以色列整个国家的人口。

 

诚然,我们要呼吁社会为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经济发展、产业调整、教育改革、用人理念、社会保障,无一不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局势。但是,在现实环境之中,直面竞争,是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做的事。我们要知道,顶尖的企业之所以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在其长远的战略、周密的计划、切实的执行、坚强的毅力;杰出的人生之所以能获得众人的喝彩,在于其从容面对、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大学生要成就杰出,必须像世界500强企业一般“经营自己”,要用长远的战略、周密的计划、切实的执行、坚强的毅力,在市场上驰骋;要用从容面对、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去赢得属于自己的掌声。今日的大学生,如果为“书中连馒头也没有”的现实所困,改而放弃自己的理想、目标,以获得一个“馒头”为“最高目标”,那么,他们的未来人生,可想而知;但与此同时,今日的大学生,如果连“书中连馒头也没有”的现实紧迫也不顾,高谈人生理想,而手无缚鸡之力,那么,他们在现实中遭遇挫折,以及挫折之后的迷失,也就不难预见。

 

大学生要学会辩证看待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并由此发现自己的机遇,看到人生的挑战,在切实的人生目标指引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是在当前就业环境中,大学生理智的选择。相比于过往的大学生,今天的大学生,虽然有着市场竞争的压力,但同时有了可以实现自己选择的更大空间;虽然有着未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有了“一切皆有可能”的期冀;虽然时刻感受身份在“贬值”,但却能在更强的人才竞争中、更高的人才素质平台上,创造更为精彩的人生。而相比于几年前就业刚“市场化”时的大学生,今日的大学生,对未来的困难,已经有更充分的准备;对参与未来的社会竞争,已经有更主动的意识;对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中有的已经开始尝试去主动设计和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这样一本书,同样富有挑战性。它要直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却又不能受就业形势困惑而使叙述“急功近利”,把生涯规划指导演变为技巧指导;它要分析当前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若干问题,却又不能在分析之后“两手一摊”,告诉学生无能为力,而是要给予学生积极应对之策;它要结合各类学生的学业与就业表现,引导大学生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却又不能在共性指导中忽视个性职业发展规划。在这本书里,没有黄金,没有颜如玉,也没有现成的一堆堆馒头,但至少,它会告诉学生“蒸馒头”的技巧。

 

沿着这样的思路,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综合了过去八年间先后出版的四本就业指导书——《迈向成功——大学生择业实用手册》、《直面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大学生创业》、《天下无墙——世界500强对求职者的11条建议》,以及两本教育研究著作《大学有问题》与《体制迷墙》,利用相关管理学知识,用新的体系撰写了眼下这本书。

 

这本书,在于唤起学生直面竞争的斗志,树立经营自己的意识。

这本书,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自身的环境,进行个性职业发展规划。

这本书,在于鼓励大学生能像世界500强企业一样,书写职业生涯传奇。

 

以上的目标,能达到其中一项,我想,已经足够。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显然需要大学生的积极主动。事实上,主动接受职业发展的理念和知识,并以之指导自己的行动,正是当前大学生应对严峻就业形势十分有效的“一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